2024年,一個新興網(wǎng)絡用語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代餐型單身。
它指的是一些單身人士自己并不嘗試戀愛,但是通過觀察、沉浸在他人的愛情之中來獲得心理慰藉的行為。
就像我們平時看愛情小說、偶像劇、玩愛情攻略向的游戲、關注情侶博主、觀看戀愛綜藝等等,都是代餐型單身行為模式。
可與之相對的,是我國越來越龐大的單身群體。
2023年,我國的單身人口已經(jīng)達到了2.4億,在2024年,有人預測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接近3億;
而在未來的這一年里,單身人口數(shù)量持續(xù)上漲仍然是主流趨勢。
互聯(lián)網(wǎng)上也出現(xiàn)了許多“一人食”的美食教程、單身公寓的挑選攻略、獨自旅游的注意事項等等。
這些因素無疑都指向了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我國出現(xiàn)了比低生育率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單身潮”的到來!
反事實思維
有人問:“既然戀愛小說和偶像劇有市場,說明大家對于愛情還是有希望和期盼,那么為什么還會有這么多的單身人士呢?”
誠然,愛情作為一個從古至今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怎么在當今時代卻成為了洪水猛獸?
其實,大家的心中自始至終是對愛情、或者說真摯的情感有需求的,但是對比現(xiàn)實生活中的婚姻,兩者的差距還是太大了。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反事實思維”,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和他的同事阿摩司.特沃斯基提出的。
意思是當個體面對事實時,總是會用不真實的背景條件或者可能性,將已有事實進行假設性替換的思維過程。
也就是你并不去想現(xiàn)在發(fā)生的事實,而是忍不住去想與之相差甚遠的另一種情況。
根據(jù)假設條件的不同,反事實思維可以被分為上行和下行兩種模式:
(1)上行反事實思維:
假設的可能性出現(xiàn)后比當前事實更好;例如“如果我可以再早幾天復習,這次的成績就能拿優(yōu)秀了”。
(2)下行反事實思維:
假設的可能性出現(xiàn)后比當前事實更差;例如“如果不是我提前復習,這次的成績只怕不能及格了”。
應用進戀愛關系中,單身人士很可能在看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婚后生活,因而無數(shù)次預演自己的未來。
假如我結婚生子了,現(xiàn)在的開銷就完全不夠了,就要更辛苦工作;或者,幸好我沒有結婚生子,要不然就享受不了這樣愜意的周末了。
對于未來的悲觀讓他們一步一步遠離戀愛和婚姻,面對情感慰藉的需求,只能從社會支持系統(tǒng)和“代餐”之中獲取。
意義重構
在法國哲學家加繆的作品《局外人》中,主人公默爾索是一個冷漠而游離于世界之外的人。
他并不遵循通用的社會規(guī)范,也不認同傳統(tǒng)的道德觀,而是追逐著自己的自由,探索著自己存在于世界的意義,抵觸著社會規(guī)范帶來的枷鎖。
加繆認為,這個世界是荒誕的、充滿著不確定性的;
我們無法去統(tǒng)一一個個體存在于這世界上絕對要完成的意義,而是應當探索屬于自己的自由和意義感。
這與當代年輕人的思想觀念不謀而合。
在傳統(tǒng)的婚戀敘事中,婚姻被看作是人生大事,是每一個人到了固定的年齡段必須要經(jīng)歷的事情。
然而在當代,龐大的婚姻負擔、無窮無盡的經(jīng)濟壓力和來自于前人的經(jīng)驗,讓年輕人們無法再像他們的先輩一樣輕易走入一段婚姻。
在年輕人們的共同推動下,過去的婚戀體系已經(jīng)趨于潰散,他們會拒絕社會賦予的婚姻意義,轉(zhuǎn)而以單身狀態(tài)去探索屬于自己的獨特價值。
這樣的意義重構,不僅讓他們尋找到了擁有共同語言的群體,更讓他們獲得了對抗社會規(guī)訓的策略。
高高架起的亞文化
2011年左右,“單身貴族”一詞逐漸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用以描述擁有高消費能力的單身群體。
在那個時代,人們對于大齡單身青年的看法大多是鄙夷和不理解,單身貴族的橫空出世可以說給了無數(shù)想要保持獨身的人們一座安全的“避風港”。
可是單身文化演變至今,單身人士卻逐漸成為了“高消費”的代名詞,因為不在意“三貸”:
房貸車貸和后貸,對于同收入水平的已婚人士,他們的日子過得要舒服瀟灑許多。
這也導致了無孔不入的消費主義開始盯上了這一幫獨身群體,用“捧殺”將他們高高架起。
還記得某年過年時的一個視頻嗎?打扮精致的獨身小姨坐在沙發(fā)上,面帶微笑地給一個接一個的孩子們發(fā)著厚厚的壓歲錢。
這條視頻以此來證明獨身可以是財富自由的、生活精致的、無拘無束的。
可反過來呢?財富自由的、生活精致的、無拘無束的就一定是獨身人士嗎?
很多人就是掉進了這樣一個陷阱中,用這兩組互相聯(lián)系起來的符號為自己打造一個外在人設,以此來博取他人的關注和羨慕。
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曾提出過一個“擬劇理論”:
他認為任何社會互動都是一場表演,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就像是演員,在特定的場景要求中,拿著特定的劇本在舞臺上表演。
而這樣的表演區(qū)域分為前臺和后臺,前臺按照規(guī)矩(社會規(guī)范、性別角色印象、道德準則等等)進行表演;
后臺是演員的私人區(qū)域(個體內(nèi)心的真實世界、真實性格等等),不允許外人進入。
你是真正想要保持獨身主義,拒絕外來責任;還是跟隨大流,為自己打造一個外在人設呢?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擁有自己的判斷。
在“單身潮流”愈演愈烈的今天,機遇與危機并存、前方的道路如何去走,還要看你自己的判斷。
希望你也能夠擁有成為你堅實后盾的家庭,為你帶來溫暖慰藉的友人,以及不受外部誘惑、堅定尋求自己夢想生活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