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過后,天地間陽氣升發,萬物生長加速,孩子的身體也進入一年中生長的黃金期。
但不少家長發現,孩子這段時間容易上火、睡不安穩、胃口差,甚至長個的速度也慢了。從中醫角度看,這是肝氣疏泄不暢、脾土受困的表現。
今天,邀請到宏韻中醫董秀蘭主任,來用一碗簡單的“節氣水”,幫孩子調和肝脾,順勢助長。
大家可以作為干貨小知識點贊收藏學習起來
這碗“節氣水”的核心是桑葉、麥芽、茯苓、蓮子。
1、桑葉能疏肝清熱,適合清明后容易眼干、脾氣躁的孩子;
2、麥芽甘平,專解米面食積,能喚醒被濕困住的脾胃;
3、茯苓淡滲利濕,把體內堆積的“廢水”驅散掉;
4、蓮子補脾安神,有效調理孩子心火旺盛導致的睡眠不好。
四味藥食同源的食材合力,如同給身體做了一場“春季大掃除”,既能養肝回血,又能健脾助眠。
許多家長反饋,孩子連續喝一周后,晨起口臭淡了,傍晚不再喊累,晚上翻身次數明顯減少。
這是因肝火得清,不再干擾心神;脾胃運化恢復,氣血生成充足。
節氣水的巧妙在于順應天時。清明后自然界木氣旺盛,孩子的肝陽容易過亢。
桑葉抑肝火而不傷正,麥芽消積卻不耗氣,茯苓祛濕兼能健脾,蓮子補益卻不上火。
還可以加減靈活運用:若孩子舌尖紅,加兩朵菊花;大便干結,添5克甜杏仁;入睡困難,放3顆桂圓肉。
不理解的家長可以看看這個案例:門診這個5歲的孩子,清明后總是煩躁不安,晚上睡覺也不踏實,還老是上火,個子也比同齡孩子矮。
中醫辨證為肝旺脾虛、心火旺盛。調理原則就是養肝健脾、清心安神。
董秀蘭主任用這碗節氣水做基礎,加少許烏梅生津,配合少量陳皮理氣。
兩周后母親驚喜發現,孩子食欲大開,夜間不再流汗,身高也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