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中年,筋骨漸衰,不少朋友開始腰酸背痛、腿腳無力,甚至關節咔咔響。中醫講“腎主骨,肝主筋”,年紀大了肝腎精氣不足,筋骨失養,自然容易出問題。
養骨不是單純補鈣,而是要補肝腎、強筋骨,讓氣血充盈,才能從根上解決問題。
雞蛋和牛奶雖是常見營養品,但中醫認為雞蛋性偏滯,多食易生痰濕;牛奶陰寒,脾胃虛寒的人喝了反而加重濕氣,影響運化。
今天,邀請到骨科專家林一峰,他更推薦多吃這5樣。希望這篇文章能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可以點贊分享關注
養骨多吃這5樣
一、黑芝麻配核桃——肝腎同補,潤養筋骨
黑芝麻色黑入腎,能填精益髓;核桃形似人腦,既補肝腎,又潤腸通便。
兩者搭配,芝麻的“潤”能緩解核桃的“燥”,核桃的“溫”又能助黑芝麻更好地被吸收既潤燥又補虛。
每天一小把,細嚼慢咽,長期堅持能改善腰膝無力、頭暈耳鳴。
二、牛膝燉杜仲——強腰膝,通利關節
牛膝性善下行,專治腰腿無力;杜仲是“筋骨要藥”,能補肝腎、強筋骨。
兩者合用,能直達腰膝,穩固根本,增強筋骨韌性;搭配豬脊骨、生姜燉湯,既去腥又助藥力吸收。
每周喝兩次,關節僵硬、走路發沉的人會感覺輕松不少。
三、桑寄生煮紅棗——祛風濕,養血強筋
桑寄生祛風濕、補肝腎;紅棗健脾養血,能中和桑寄生的偏性,防止祛邪太過傷正氣。
兩者煮水代茶,桑寄生的“通”配合紅棗的“補”,既能緩解關節酸痛,又能改善氣血不足。
尤其適合風濕痹痛、腰膝冷痛的人,他們連續喝一個月,腿腳會更有力。
四、山藥芡實粥——健脾益腎,固精養骨
山藥甘平,健脾益腎;芡實固腎澀精,能防止腎精流失。
兩者熬粥,山藥補而不滯,芡實收而不燥,既養胃氣,又間接補益筋骨。
用山藥芡實熬粥,早晚溫服,既能養胃又能間接補骨,一舉兩得。
五、黃精枸杞茶——氣陰雙補,延緩衰老
黃精補氣養陰,枸杞滋腎益精,明目強骨。
兩者泡水,黃精的“補氣”與枸杞的“養陰”相輔相成,尤其適合長期疲勞、眼干膝軟的上班族或中老年人。
長期飲用,能延緩肝腎衰退,讓筋骨保持柔韌有力。
看一個門診案例
前段時間,一位55歲的患者來找林一峰主任,主訴常年膝蓋冷痛,上下樓梯困難,經常腰痛腿軟,走路都費勁。辨證屬肝腎虧虛兼寒濕阻絡。
林一峰主任于是用杜仲、牛膝、桑寄生等內服調理,同時建議他每天吃一小把黑芝麻核桃,早晚喝黃精枸杞茶。
三個月后,他不僅關節靈活許多,連帶著氣色也好了,走路不再像以前那樣吃力。
養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選對食材,順應體質,才能讓筋骨真正強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