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地下黨重要成員范紀曼被上海特務頭子王方來逮捕,隨即被判處死刑。然而在他提出去上廁所時,看守卻放松了對他的看管,還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早去早回。”
范紀曼趁機逃出生天,但直到最后他也沒明白看守為何這么做。那么范紀曼有哪些貢獻呢?他被捕后又經歷了什么呢?
1906年,范紀曼出生于四川一個富裕的知識分子家庭,本來可以安穩地過一輩子。但從小衣食無憂的范紀曼卻一直擔憂著國事,決心出去尋找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他離開家鄉,到武漢加入了共青團,又在國民大革命的浪潮中正式入黨。
不久后北伐開始,范紀曼在葉挺獨立團擔任排長,參與了著名的汀泗橋戰役,并在戰斗中英勇負傷。傷愈后又正好遇上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大肆“清共”。部分意志不堅定的人離開了隊伍,但范紀曼依然忠于革命,在惲代英的介紹下回四川工作。
1929年,范紀曼又在組織的委派下前往上海,但因為上海地下黨遭到敵人沉重打擊,又和上級失去了聯系,只能去北平求學。九一八事變后,范紀曼積極組織同學參與抗日救亡活動,很快便引起了北平地下黨的注意。
第二年,曹策之妻袁季剛托人找到范紀曼,請他幫忙營救曹策。曹策是黨的重要干部,即便袁季剛不說情,范紀曼也是要營救他的。范紀曼多方打點,終于聯系上了黃埔時期的老同學陳恭澍,謊稱曹策是自己的表弟,請他幫忙放人。
陳恭澍表面上是負責發行《軍事》雜志的,實際上是軍統北平站站長,可謂位高權重。他沒能發現曹策的真實身份,又看到有利可圖,便答應放人,但前提是范紀曼要幫他翻譯一些英文材料。
范紀曼此前長期學習英語,這正是他的專長,很快就將工作完成了。陳恭澍見范紀曼效率如此之高,大為震撼,欣然同意放人。范紀曼也以此證明了自己的身份,重新被組織吸納,還和陳恭澍搭上了線。
1943年,陳恭澍又找到范紀曼,要他為自己翻譯日偽情報,加深兩人的合作。范紀曼向上級劉逸樵匯報了此事,劉逸樵很有遠見,他從過去國民黨的所作所為中看出了他們的殘暴與虛偽,意識到抗戰勝利后兩黨之間必有一戰。于是他指示范紀曼接受陳恭澍的邀請,讓范紀曼提前打入國民黨內部。
日本投降后,國民黨果然如劉逸樵所預料的那般準備發動內戰,而范紀曼也憑著陳恭澍的賞識和出色的個人能力在國民黨內步步高升,甚至還得到了陳誠的接見。1947年,范紀曼進入國民黨國防部,擔任代理少將專員,這級別甚至高于毛人鳳。
也正是因為范紀曼的級別如此之高,他才得以了解國民黨核心事務,為我黨提供了一系列重要情報。比如陳長捷決堤、邱清泉調動等情報都是他拿到的,楊靖宇將軍的弟弟楊樹田身陷囹圄,也是被范紀曼救出的,甚至連蔣介石將總部轉移至臺灣的情報也是他提供的。
1948年吳克堅將徐淡廬派來上海協助范紀曼工作,在發現徐淡廬被國民黨特務監視后,范紀曼利用國民黨對自己的信任,在組織的安排下將徐淡廬轉移到自己名下的霞飛路花園洋房,從而使得徐淡廬能夠順利開展工作。
可惜的是,1949年3月,范紀曼還是被捕了。起因是國民黨在上海的大規模搜捕活動,他們自知敗局已定,便不再考慮穩定,在撤退前秉持“寧可抓錯,不可放過”的原則四處抓人,與范紀曼聯絡過的地下黨員沈寒濤被捕。此人意志不夠堅定,出賣了范紀曼,結果范紀曼也被抓了進去,關押在第一稽查大隊看守所。
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范紀曼剛被關進去的時候待遇還不錯,遠高于普通犯人,不但能在里面自由行動,甚至可以和看守們喝酒聊天。這主要還是因為范紀曼之前地位很高,又廣結善緣。但隨著國民黨高層對范紀曼的懷疑越來越深,范紀曼的待遇也逐漸下降,最后甚至連上廁所都要被人監視。
這種變化也讓范紀曼意識到形勢不妙,開始尋求機會逃脫。4月11日凌晨,他對看守說想上廁所,出乎意料的是看守居然同意了,并且沒有像平常一樣跟著他,只是意味深長地說了句:“早去早回。”
范紀曼趁機找了塊木板架在籬笆上,準備翻墻逃跑。但由于太過緊張,他沒能成功,還摔傷了。他本以為自己肯定會被發現,然而周圍依然毫無動靜,便趕緊又試了一次,這次他成功逃脫,到朋友家里躲了一段時間。上海解放后,范紀曼終于回歸了組織的懷抱。
這段越獄經歷無疑十分離奇,看守原本已經全方位監視他了,堪稱寸步不離,怎么突然又允許他獨自去廁所了呢?那句“早去早回”又是什么意思?而且范紀曼摔下來時應該聲音不小,為什么沒人來查看呢?
范紀曼自己也曾就此問過組織,但終究沒有得到答案,我們也只能根據當時的形勢進行推測了。大概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是范紀曼之前一直表現得很“老實”,沒犯什么事,因此看守對他放松了警惕。
第二種是這些看守也并非國民黨的死忠,他們也看出來國民黨敗局已定,再幫國民黨迫害犯人已經毫無意義,索性做個順水人情,給犯人制造逃跑的機會。
第三種則是這名看守其實也是地下黨,只不過時機未到還不能亮明身份,因此就以“早去早回”來暗示范紀曼快走,其實就是“早點離去,早點回歸組織”的意思。如果是后兩種的話,那這名看守其實也是有功的,可惜他的姓名已經無從查考了。
再說范紀曼,他在解放后轉而從事教育工作,不過有時還是會干回情報的老本行,協助當地政府破獲案件。
1950年秋,不知是不是因為想起了和范紀曼的“舊情”,陳恭澍居然又派一個名叫楊靜潛的女特務來聯絡范紀曼,試圖策反他,以每月1500萬法幣的價格讓他搜集情報。但范紀曼可一點都沒給這位“老上司”面子,當即將其舉報,隨后根據上級的指示順藤摸瓜,將以楊靜潛為首的這個特務團伙一網打盡。
1990年范紀曼安然離世,臨終前他將所有的圖書都捐給了國家。在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后,他依然是那個一心報國的熱血青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