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達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我市《宣漢縣南壩商貿工礦片區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等鄉鎮級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已獲得市政府批復,這標志著達州市43個鄉鎮級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下簡稱:鄉鎮級片區總體規劃)全部編制完成,實現全市200個鄉鎮(街道)國土空間規劃全覆蓋。
嚴守底線
筑牢城鄉發展空間基礎
達州市域面積約1.66萬平方千米,其中鄉村地區約1.64萬平方千米,占市域總面積的98.7%。其中,包含200個鄉鎮(街道),覆蓋了2100多個村莊(社區)。
鄉鎮級片區總體規劃如何筑牢安全發展空間屏障、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鄉鎮級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國家“五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第五級,是對全市鄉村地區(含經濟區、保護區或其他功能區)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等工作的具體安排,是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建設規劃許可、編制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法定依據。同時,也是城鎮開發邊界外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項目和零星布局的城鎮建設用地、鄉村地區各類建設項目“農用地轉用”的規劃依據。
“近年來,我們在對全市各片區的區位關系、資源環境、空間利用、產業基礎和鎮村建設等基本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對片區的人口流動趨勢和發展規模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同時,梳理了經濟社會、產業發展、空間利用、農房建設和設施配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以來,我市將200個鄉鎮(街道)劃分為43個鄉鎮級片區先后分三個批次推進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規劃面積達16368.63平方千米。鄉鎮級片區總體規劃包括片區全域規劃、鄉鎮鎮區規劃兩個層次,涵蓋全市各縣(市、區)除中心城區外的所有區域。片區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目標年為2035年。
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各片區總體規劃嚴格落實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管控要求,落實耕地保有量4216.28平方千米、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3431.87平方千米,落實生態保護紅線1202.99平方千米,落實城鎮開發邊界94.17平方千米,并根據資源特征和管控需要,落實劃定歷史文化保護、洪澇災害等風險防治、地質災害風險防控等各類控制線,維護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基礎。
科學定位
統籌城鄉發展空間布局
千畝農田,稻米飄香。宣漢縣南壩商貿工礦片區是宣漢縣桃花米的重要種植基地,稻谷收獲后由當地公司生產車間進行一體化加工與品牌化銷售,近年來其種植基地的訂單接續創下新高。時至今日,宣漢縣桃花米早成為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實現了量產并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宣漢縣南壩商貿工礦片區是本次規劃中市級試點片區之一,它以南壩鎮為中心鎮,共轄8個鄉鎮,規劃面積824.97平方千米。片區發展資源豐富,除宣漢桃花米外,也是“中國南方第一牛”蜀宣花牛的重要產區。同時,南壩鎮天然氣年產能30億立方,并已形成農產品加工園區;五寶鎮形成了以釀酒業為主的工業園區,上峽鎮、芭蕉鎮等煤炭儲量達3812萬噸。未來,城宣大鄰高速和通宣開高速還將在該片區交匯并設出入口,當地交通區位條件將迎來跨越式改變。
“我們以耕地保護為前提,以盤活存量低效用地為重點,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以及自然資源稟賦、現有產業基礎和片區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各片區空間結構調整和優化布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達州市結合上位規劃傳導和各片區自身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分別賦予43個鄉鎮級片區目標定位,其中 城市片區2個 ,分別為通川區都市商貿物流集聚片區、達川區都市服務業發展集聚片區; 城鄉融合片區9個 ,分別為通川環鳳產城一體發展片區農村片區、達川區百馬產城融合發展片區、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片區、經開區產城綠鄉融合發展片區和各縣(市)環主城片區; 農村片區32個 。
各鄉鎮級片區總體規劃強化了城鎮空間的規劃協調統籌,引導公共資源和市場要素合理聚集,進一步提升中心鎮輻射帶動能力,促進鄉村空間布局、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不斷優化,并積極落實節約集約發展要求,加強各地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全面提升全市城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和利用水平。
和美宜居
繪制城鄉發展空間藍圖
在推進鄉鎮級片區總體規劃實施的過程中,和美宜居的城鄉空間也將從圖紙走向現實。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各片區規劃合理配置了鎮村公共資源,統籌確定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和規模,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布局,優化各類市政基礎設施配套,進一步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提升城鄉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促進全市城鄉居民生活品質提高。”
此外,規劃還綜合優化了交通網絡布局,強化水利、能源設施空間保障,完善公共安全和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設施體系,加強重大戰略項目空間保障。堅持“集約適度、綠色發展”的思路,在強化鎮村歷史文化和特色風貌保護的同時,積極塑造山水田園與鄉村聚落相融合的空間形態,進一步推動各鄉鎮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彰顯地域特色,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各片區總體規劃嚴格按照國家和省、市、縣關于城鄉融合發展的相關要求,充分銜接上位規劃及各部門專項規劃,根據“中心城區—中心鎮—一般鎮—中心村—一般村”思路,規劃確定中心鎮35個、副中心鎮12個,中心村477個,合理劃定村莊建設邊界約752.86平方千米,并積極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中心鎮村集聚。據統計,規劃共統籌布局城鎮建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項目13000余個。
來源:達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