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園園 葉皓峰 本報記者 姜斌 劉暢
“左副翼無卡滯、油量通風管無堵塞、空速管無破損,狀態完好……”3月30日清晨,在北大荒通航肇東機場停機庫,早已換好飛行服的AT-802機隊隊員們,手持檢查單沿飛機翼展方向執行飛行前的繞機檢查。馬上,“沉睡”5個月的“大荒雄鷹”將迎來今年首飛。
“這是每次執行飛行任務前的科目,從操作系統到動力裝置,從儀表設備到燃油管路,滿滿5頁紙的檢查內容必須逐一核對,確保飛行安全。”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飛行一大隊副大隊長鄒廣利說。
這般嚴苛的起飛流程正是AT-802飛機締造傳奇的生動注腳。據鄒廣利介紹,AT-802飛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森林固定翼滅火飛機之一,配有智能航空消防液壓拋灑系統,可根據火場情況控制拋灑距離和單位面積著液量,實現單次單點和單次多點精確拋灑。同時,因有效商載重量達3.12噸,又被稱為“空中拖拉機”。自2014年機隊組建至今,已先后參與森林滅火救援行動1000余次。
4月7日至8日,恢復訓練完畢的AT-802機隊將轉場到加格達奇機場,在大小興安嶺開展為期3個半月的春季護林防火行動,全力守衛山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駕駛桿前推至俯仰角多少度?”“下降率應該保持多少?”守衛空中安全遠不止雷達屏幕上的紅色預警,當AT-802飛機螺旋槳轟鳴聲劃破天際,在北大荒通航公司育鷹樓,來自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的學員們正在飛行模擬駕駛艙經歷極端天氣特情處置。
“飛行模擬駕駛艙內置全國各地機場模型圖和四季極端氣象條件模擬系統,可1∶1還原雷暴、風雪等32種復雜天氣場景。沉浸式訓練環境幫助學員們掌握全氣候飛行能力,特別是全國復雜氣象條件下的應急處置能力。”北大荒飛行培訓公司副經理樊雪南介紹。自2019年起,北大荒通航與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建立合作關系,全面按照民航CCAR-141部構建課程培訓體系。截至目前,已順利接收16期飛行學員,累計畢業430名學生,早期畢業學員已成為國航、東航、南航、廈航等航空公司的飛行員。
除此之外,作為農業航空植保的“國家隊”,成立40年的北大荒通航更是不辱使命。
“北大荒通航擁有M-18B、畫眉鳥、AT-802、貝爾407、R66、運5等農業植保飛機6個機型,配備專業的精量噴施控制系統,最大優勢就是能夠實現厘米級精準噴灑。我們主持編制的《農業航空田間作業技術規程》被確定為我省航化作業行為規范和地方標準。另外還有20多項科研成果被推廣應用,參與農業航化行業標準制定10余項……”說起主責主業,北大荒通航總飛行師甘維軍滔滔不絕。
北大荒通航以農業飛行小時數位列國內之首,累計農業航空作業面積4億畝的服務規模、增產糧豆300多億斤的優異成績,彰顯出北大荒集團作為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卓越實力。“飛機一響,豐收在望”是百姓得到實惠后的感慨。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能、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今年全國兩會上,發展低空經濟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逐漸成為“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如今,北大荒通航歷經四十載發展積淀,已形成涵蓋農林植保、飛行培訓、商業飛行、通用機場運營和無人機業務拓展等多元化業務矩陣,業務范圍輻射全國,這家扎根北大荒4600余萬畝耕地的通航企業,已然構建起低空經濟的立體生態圈。
北大荒通航正牢牢把握《黑龍江省加快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深耕低空經濟,實施航化作業“一體化”運營戰略,打造航空植保標桿;積極探索開展大載荷植保無人機應用項目,強力拓展飛行培訓、航測航拍、人工增雨、航空護林等業務,推進有人機和無人機融合發展,以立足墾區、走出墾區,立足農業、跳出農業,立足有人機、發展無人機為戰略轉型方向,以“應用場景多元化、市場區域多元化、合作模式多元化、融資渠道多元化”的發展目標,深入實施“大荒雄鷹”戰略轉型行動,以“合作、包容、開放、共贏”的態度,向“立足墾區、服務龍江、走向全國”的方向邁進,融入、締造、助力龍江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新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