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廣州療養醫院內,一位老人閑適地看著窗外的落日,氣勢恢宏,斜陽草樹。
一通突如其來的電話打破這份寧靜,他走到電話前,問清來電者是王震后,他首先是驚訝與喜悅,但后來面色漸漸沉重,像是聽到什么恐怖的話。
最后他沉重地“嗯”一聲,掛斷了電話。
恍恍惚惚地走到沙發前,“噗通”一聲坐下,眼角早已濕潤。
“我要回北京”,留下這句話,老人立馬收拾行囊,千里迢迢來到北京。
這位老人是誰?王震將軍又為何會親自打電話給他?電話中究竟是什么內容呢?
獨臂將軍
遠在西方的記者索爾茲伯里寫下一篇著作——《長征,一個聞所未聞的故事》。
在里面,他談及一位戰士,那是一位在戰場上奮力拼殺、沖鋒陷陣的勇士。屢次被敵人用槍打中左臂,卻毫不在意,依然在戰場拼搏。
最后左臂發黑,腐爛,最后只能用小刀將爛肉,腐骨一刀一刀地挖下來。
“余先生,是一位典型的中國軍人,可愛可敬。”
余先生就是余秋里,因為失去了左邊手臂,所以他又被世人尊稱為“獨臂將軍”。
他失去手臂的那一年是1936年,當時余秋里將軍所在的紅2軍團在黔滇界進行長征。
時任紅2軍團18團政委的余秋里突然接到賀龍總指揮的一個命令:萬耀煌部轉向鎮雄方面行進,請紅2軍團務必火速到達哲莊壩,截擊敵軍。
接到命令后,余秋里趕緊率領部隊來到干溝梁子,占領這里的山頭,小心埋伏,等著敵軍到來。
遠遠地看到敵軍,每個戰士都屏息凝神,等到敵人走到埋伏圈時,他們就一股勁沖下山崖,將敵人打個措手不及!
但是這一擊并未將敵人完全擊潰,敵人的后續部隊重新整理部隊后,連忙躲到了一處山溝之中。
憑借著有利的地勢,敵人狂妄地叫囂著:“有本事你們就過來打,看看誰先打死誰!”
這時,團長成本興突然站起身來,他想看清楚敵人到底埋伏在山溝的哪個位置。
成本興站起身的動作引起了敵人的注意,正是這時,余秋里發現敵人不僅埋伏在山溝里,還有一部分已經跑到山坡上,架起了一架架冰冷的機槍!
“快蹲下!”余秋里顧不上自己的安全,馬上跳出草叢,拉著團長的手臂,一起匍匐倒在草叢里。
“嗖嗖嗖”的聲音傳來,一粒粒子彈擦著戰士們的耳朵邊飛過。
余秋里摸摸左臂,才發現左臂手臂已經濕透,低下頭一看,汩汩鮮血正從彈口涌出。
余秋里把袖子上的布料撕下一截,狠狠綁在傷口,簡單處理之后,他立馬站起身來,大聲向其他戰士們喊道:“我們一起沖,同志們!絕不可能讓他們占先鋒!”
余秋里和其他戰士一起沖向山頂,與敵人肉貼肉搏斗。
就在這時,他突然接到另一項命令:其他部隊即將撤退,請18團掩護撤退部隊。
這意味著眼前的敵人不僅窮兇惡極,而且身后再無援兵。
意識到這一點的余秋里振奮精神,在戰場上拼命廝殺。
也就是在這時,另一發冷槍在他毫無防備之際打了過來,又正好是打在之前傷口的旁邊,原本已經止住血的傷口瞬間撕裂。
第一槍時,余秋里的左臂只是被打出一個孔,輪到第二槍時,他骨頭連接處已經斷裂,剩下半邊手臂無力地垂在半空中,只有一點碎骨和幾根肉筋,將那半截手臂吊著。
不愿意讓其他戰友看到自己狼狽的樣子,他連忙從口袋中掏出備用繃帶,將左邊手臂進行簡單包扎過后套在脖子上,與團長成本興一起指揮戰斗。
雖然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是賀龍總指揮交給18團的任務都已經順利完成。
組織得知余秋里的情況后,派人送來一床柔軟的鴨絨被。
因為此時的余秋里已經陷入昏迷之中,他的左臂高高腫起,里面像是塞滿了渾濁的液體。
18團接下來要渡過金沙江,想方設法與紅四方面軍會合,余秋里是被同志們保護著過江,來到了康藏地區。
后來,一名同志前來探望他,這名同志右邊的衣袖空空如也,隨著微風擺動,他的名字叫做賀炳炎,他對著余秋里說:“這條手臂不要也罷,當年我受傷,右臂就是用木鋸鋸斷的,你看!現在我也能干革命。”
余秋里虛弱地搖搖頭,用嘶啞的喉嚨說:“這條手臂我想留著,不能當‘一把手’,兩只手才能更好地干革命。”
“你不知道,醫療隊的藥品和手術工具已經全部丟失,全部沉在金沙江里,你現在根本沒辦法接受任何治療……”
賀炳炎沉重地嘆了一口氣,不忍再看余秋里。
余秋里撐著一口氣,帶著能夠保住左臂的愿望來到甘肅徽縣。
這時他的左邊手臂已經完全發黑、萎縮,爛肉處堆滿白色的蛆蟲,五根手指已經腫得像蘿卜一樣粗。
甘肅的醫護人員用手去戳余秋里手臂上的肉,表面留下一個凹陷,遲遲不能回彈,這意味著他的皮膚早已失去活性,變成了一堆爛肉。
“我想留下這只手,我想繼續上戰場……”意識模糊的余秋里一直重復這句話,他高燒不退,雙眼緊閉,無助地躺在病床上。
醫護人員低下頭,輕聲說:“同志,我們幫你處理,請你放松下來,我們會保住你的命。”
聽到這句話,余秋里的眼淚滑落下來,他明白,左臂已經保不住了。
主刀醫生是衛生部長侯政,他先是用繳獲來的麻醉品將余秋里麻醉,但誰知這個麻醉品的藥性極強,注射劑量過多,一針下去,余秋里頓時昏死過去。
侯政在確定余秋里的基本安全后,便立馬開始動刀。
他先是用小刀將附著在骨頭上的腐肉一刀刀刮干凈,然后再掏出一把自制的小鋸子,一下又一下地割在白骨上,硬生生將余秋里左臂的骨頭全部割斷。
再次醒來時,余秋里望了望左臂,果然空空如也,想握拳,卻只有無力的空虛。
這時,坐在余秋里旁邊的賀龍發出聲音:“你醒了?我們來看你了。”
余秋里看到賀龍,嗓子有些哽咽地說:“老總,我還能上戰場打仗,我還能用右手打槍,我會一直堅持在革命道路上……”
從此,紅軍隊伍中多了一名獨臂戰士,他的故事并沒有止步于此,在抗日戰場上仍然流傳著這位獨臂戰士的故事。
抗日戰爭
余秋里打仗有一個特點,別人的部隊是越打越少,而他的部隊是越打越多。
賀龍將軍曾高興地夸耀道:“這個一把手不一般,東搞西搞,居然拉扯出一支漂亮的隊伍來!人是越打越多,精神氣是越打越旺!”
因為余秋里的部隊軍紀嚴明、驍勇善戰,在作戰途中不僅收獲老百姓們的好感還有地方部隊的投奔。
有一次,余秋里的部隊來到新城縣板家窩村,剛剛來到這里,余秋里便聽說這里的地方武裝部隊魚龍混雜,有不少部隊渾水摸魚,只是披著軍裝干丑事而已。
所以剛剛來到此處,余秋里便重申軍紀,不讓戰士們犯錯誤。
在一次日常巡邏時,偵察員慌忙從遠處跑來,他來不及擦掉額頭上的細汗,大聲對著余秋里說:“前面有鬼子來了,大概有三百多個日本兵,七輛汽車!”
余秋里的眼睛涌出一股血腥氣,他看著日本兵來的方向,狠狠地說:“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打個漂亮仗,給當地游擊隊看看!壯壯他們的膽子。”
趁著敵人還沒來,八路軍戰士們連忙布置陷阱、炸藥,等到日本鬼子來到村邊時,發現這里有埋伏,便立馬組織好部隊,朝著村口進發。
八路軍戰士在這里等候已久,等到日本兵靠近時,子彈就像梅雨季節的暴雨一般落下。
但是敵人手中有迫擊炮,步槍,機槍,他們火力顯然更猛。
余秋里大喊一聲:“上刺刀!老子們和小鬼子肉搏!”
一聲令下,八路軍齊刷刷沖上去。
看見前方的八路軍戰士如此拼命,在后方的板家窩村村民也紛紛拿起家中的菜刀,鐮刀,鋤頭,扛著就上了戰場!烏壓壓一群人打得日本兵哭爹喊娘。
好不痛快!一戰告捷!
這一戰打出中國八路軍的英勇氣勢,打出中國人民不肯屈服的斗爭精神。
八路軍打跑日本人后,就準備整裝收拾,繼續趕路,但沒想到從村外傳來一聲呼喊,將八路軍戰士們全部叫住。
“你就是余秋里嗎?”一個身穿褐色棉布衣服,腰間系著黑色綁帶的短胡子男人問。
“是的。”余秋里不清楚對方是敵是友,所以謹慎回答。
“剛剛這幫日本人是你們打跑的,我們親眼看見!是打心底里佩服你們,請將我們的隊伍收編吧,我們想追隨八路,為打小鬼子盡一份力。對了,我叫段克全,他叫做翟躍宗。”領頭的男人笑了。
余秋里看著面前的隊伍,估摸著有上百人,心里暗自高興,對著眾人說:“打小鬼子,人越多越好,我們不怕人多,就怕人少!”
過了幾天,陸陸續續又有幾支河北游擊軍來投奔八路軍,領頭的人叫做左清臣和江東生。
余秋里帶著擴大的隊伍繼續前行,他一路走一路作戰,還放手發動群眾,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抗日戰爭,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一年后,余秋里的部隊由剛開始的3個連300多人,發展到3個團5000余人。
余秋里不僅有極強的組織和動員能力,他養兵練兵的方法也極其獨到,所培養的八路戰士個個都英勇作戰,在戰場上能以一敵百。
賀龍將軍對余秋里的部隊感到十分驕傲,他高興地說:“余秋里的這支部隊,打出了個天下第一團!”
隨著抗日戰爭的結束,國家經濟發展成為首要問題,新的難關正等著余秋里去突破。
石油將軍
新中國剛剛成立,物資極其匱乏,農業,林業,畜牧業,服務業,工業都需要發展。
而其中最為緊缺的物資之一,就是石油。
石油不僅關乎國家的工業發展,也與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但是新中國緊缺物資就包含石油,1958年初,新中國石油儲備告急。國家沒有油,人民更難用到油。
許多轎車就這樣停在街邊,被迫拋錨,因為沒有油可以加。
就連首都的轎車也是如此,大家都找不到油,連公交車也換成背負沉重煤氣包的公共汽車。
人民生活水平又一次遭受挫折。
毛澤東看到這一情況,冷靜地說:“我曾經一直在說,萬里長征我們只走完其中一步,現在面前還有很多路沒有走。我們有些熟悉的東西正在閑下來,而我們不熟悉的東西正催促著我們去學,我們不僅要學,還要找內行人去學,要恭恭敬敬,認認真真去學,不要擺架子。”
再三決定后,中央決定派余秋里當石油部長。
“我雖然是個大老粗,但是去找石油這件事情,我愿意去學,愿意脫下軍裝,換上工裝!”余秋里對著毛主席說。
1964年1月,華北正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石油勘探會戰,余秋里作為石油部部長,經常隨著工人們下工地、打油井。
烈日當頭,他沒有喊過苦、說過累,熱到極點時,他就把身上的工裝脫下,露出黑黢黢的肩膀,頂著日頭和工人們一起操作機器。
在中國工人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國先后發現并順利建成勝利油田,大港油田,遼河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等一批資源豐富的油田。
這一批批油田的發現,不僅使我國石油資源需求得到滿足,而且大力促進我國工業發展。
1964年12月,全國第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順利召開,周恩來總理在這次會議上作出《政府工作報告》,他在會場上激動地宣布:
“石油資源對于我國經濟建設,人民生活和國防建設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如今我國石油無論是在品種還是數量方面,基本上都可以自給了!”
余秋里雖然戰功赫赫,在國家經濟發展方面也作出重大貢獻,但他本人卻十分勤儉節約,不搞貪污那一套。
他的后輩曾聯系過余秋里,請求他憑借當時的職位,為自己的子侄輩謀求一官半職。
可沒想到余秋里聽到這個要求,立馬冷下臉來嚴肅地說:“要靠自己的勤奮和努力,用自己的雙腳走路,你們不要想從我這里沾什么光。”
隨著這位老將軍年齡漸大,他來到廣州療養。余秋里將軍為中國建設奮斗大半輩子,如今到了年老體弱的晚年,在廣州醫院安詳度日是他應得的。
但王震的一通電話打破余秋里的寧靜,在電話中,他得知周來總理已經病重,可能將不久于人世。
周恩來總理是中國的偉大領導人,是一位可愛、可親、可敬的總理,余秋里是從心底里認同這位周總理的。
為了見周總理最后一面,他連忙收拾行李趕往北京。
可是路途遙遠,等到余秋里來到北京時,周總理已經過世。
這位戎馬半生的老將軍在周總理的追悼會上,也忍不住淚流滿臉,他多想見周總理最后一面!如今只能對著周總理的照片深表悼念,多么遺憾!
老將軍動容的瞬間被媒體拍下,真情實感地流露,讓國人落淚,對周總理的思念也越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