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不斷在發展,新款旗艦手機為了提高競爭力,會大幅提升配置,但因此增加了手機成本,所以會進行漲價,從各大廠商沖擊高端以來,價格已經漲了千元以上,有部分廠商還會發布萬元手機,但同樣不會放棄千元市場,目前很多廠商旗下,都有入門、千元、中端、高端、頂級等定位的手機。
那么在2025年想要換一部手機,你愿意花多少錢去入手呢?根據此前有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5年1月份,市場高端機的份額占比大概是30%左右,而中端機占比接近50%,可以看得出來,大家還是更愿意去買中端機型的,實際上高端機已經卷到頭了,綜合性雖強但主要就是在卷影像,而在核心體驗方面,中端機似乎更強,如性能釋放、電池續航等。
所以今年的中端手機似乎更熱門,但今年的市場也出了前所未有的優惠,分別是國補優惠和廠商內卷,導致很多機型更劃算,此時低價能買到高配置,因此很多朋友也愿意加點錢去買旗艦手機,例如你本來預算在三千元,此時你就能享受國補滿額優惠,就可以買一部定價在三千五的手機,配置會超出心理預期。
但盡管促銷這么兇猛,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用戶堅守“2000元以下實用主義”,認為“手機夠用就好,省下的錢旅游更香”,這類用戶對手機的要求不會很高,只要滿足日常需求就行,而如今的千元機做得更強,足夠滿足日常大部分使用需求,我也比較建議沒啥太重度需求的朋友,買一部夠用的千元機就行了。
那么這些手機的檔位,到底是如何區分的呢?我給大家盤點盤點。綜合來看主要分為五個檔位,也就是上面我們說過的,入門、千元、中端、高端和頂級,這入門手機大部分就是千元左右或者低于千元的手機,配置一般不強,適合拿來當作備用機,中老年人這類群使用程度不高的用戶群體,就可以考慮入門手機。
千元機主要是一千到兩千元之間的手機,本檔位可以買到性能不錯的手機,但預算需要高于一千五,例如目前有真我neo 7se,搭載的天璣8400處理器,性能跑分達到188萬,足夠流暢用四年了,這類手機就比較適合學生黨考慮,平時大概也會有重度的需求,或者使用程度稍高一些的中老年人群體。
中端機的跨度就更大了,覆蓋2000元-4000元之間,其中可以按照處理器區分中低端、中端和中高端,卡位比較精準,定位更高的pro版本機型,會搭載最新的頂級處理器,但價格高于三千元,如真我GT pro和紅米k80 pro,都搭載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性能很強大,其他方面也會給的更好,是中產白領的首選,或者會重度使用手機的朋友也可以重點考慮。
高端機是四千元以上的手機,包括五千元的pro版本機型,通常有高端的水桶配置,而且影像方面比較出眾,和中端機最大的區別,就是拍照和質感,拍照體驗感好,其他方面也沒有明顯短板,功能性很強,尤其是很適合喜歡拍照的朋友考慮,另外在這之上還有頂級手機,主要是ultra版本機型,配置更強,尤其是拍照更優秀,同時還有折疊屏系列,價格都要高于六千元。
最后總結
隨著這些年的更新迭代,手機已經做得很厲害了,就算是千元機也足夠滿足大部分需求,所以換新機的時候,本質上就是考慮實用性還是有更高需求,如果追求實用性買千元機就行,有更高需求就去看高端機型,但手機再貴也不過是使用工具,還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去考慮,不知道大家更傾向于買什么價位的手機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