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總是靜靜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宛如天空中的星星,閃爍著光芒,卻難以觸及。他們就是孤獨癥患兒,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個“世界孤獨癥日”,今年的主題為“落實關愛行動實施方案,促進孤獨癥群體全面發展”。為響應這一主題,渭南市婦幼保健院舉辦了義診活動,旨在通過義診、互動體驗、藝術療愈等形式,呼吁社會關注孤獨癥群體,幫助支持孤獨癥兒童融入普通教育環境,使其全面發展。
在渭南市殘疾人聯合會、渭南市臨渭區殘疾人聯合會、渭南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特教幼兒園、杜橋辦帝藍幼兒園多部門聯動的支持與配合下,“落實關愛行動 點亮星星未來”義診活動順利舉行。渭南市臨渭區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張金龍、辦公室主任韓蓉,渭南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特教幼兒園園長曹小苗、杜橋辦帝藍幼兒園園長張茜,渭南市婦幼保健院黨委委員馮瑜、兒科主任劉平定、兒科副主任王加朋參加活動。
義診活動現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醫生們通過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與孩子簡單互動等方式,初步判斷孩子是否可能患有孤獨癥,如是否有語言發育遲緩、社交障礙、重復刻板行為等。同時,還對孩子的各類身體發育指標進行檢查,了解孩子的基本身體狀況,排除可能影響發育的身體疾病。此外,工作人員還解答家長關于孤獨癥的各種問題,包括病因、癥狀、治療方法、預后等,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孤獨癥。在候診區,工作人員還科普了孤獨癥譜系障礙及兒童相關發育知識,并發放了宣傳資料。
為了提升公眾對孤獨癥的認知與理解,活動過程中,各位領導給小朋友們發放了小紅花、藍色小風車、熒光棒、小零食等禮物,以點亮藍燈的形式走進“星星孩子”的世界。同時,活動還設立了感統游戲區、社會適應訓練區、藝術療愈工坊等特色活動區域。
感統游戲區通過運動訓練孩子的前庭覺、觸覺、本體覺等大腦功能,改善增強身體協調性、運動協調能力、精細操作能力,促進心理健康,提升學習能力和社交能力,包括注意力、記憶力、互動能力、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
社會適應訓練區則致力于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自主性、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自信心等,幫助幼兒掌握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理能力。通過照顧自己和環境等活動,培養幼兒的責任感、交往和合作意識。
藝術療愈工坊是一門融合了藝術和心理學的學科。在這里,孩子們可以通過藝術的創作過程,利用非語言工具,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感情與沖突呈現出來,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得到抒解和滿足。
這些特色活動區域不僅促進了孤獨癥患者與社會的融入,還倡導了關愛與包容的社會氛圍。它們讓“星星的孩子”能夠改善社交障礙,增強自信心和歸屬感,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支持。
親愛的朋友們,孤獨癥兒童是一群需要我們特別關注和關愛的孩子。讓我們一起努力,為他們點亮一盞燈,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這些“星星的孩子”一定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