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一種認知,那就是,我們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感受、行為、決策都由自己掌控,但實際上并非如此。作者利伯曼提醒說,在我們的認知系統里,住著一個神秘的“影子決策者”,很多大事,其實是由它來拍板決定的,它的名字就叫“無意識”。著名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開山鼻祖弗洛伊德,是最早注意到“無意識”強大作用的研究專家之一。引發他好奇的,是前來尋求幫助的強迫癥患者,有些人病態地認為自己雙手骯臟,會持續洗手到皮膚破裂,而有些人則會持續進食,哪怕嘔吐也無法停止;于是,弗洛伊德得出一個洞察,人類的大腦中,一定存在某些比自我意識更強的力量。這個觀點,被弗洛伊德的學生,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繼承并闡發。在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作者利伯曼關于“無意識”的理論,很大程度上是在榮格的研究基礎上發展而成,所以這里我們談到的“無意識”,就是我們日常說的潛意識,或者下意識。榮格認為,弗洛伊德原本對無意識的定義過于狹窄,在榮格看來,人類在漫長的進化與發展中積累了一整套關于生存的經驗與判斷,可以通過代際傳承,是人類寶貴的共同精神遺產。然而由于人類認知能力的局限,無法用理性,全面系統領悟這套經驗和判斷,所以在很長時間內,人類只能通過“講故事”,來解釋與傳遞其中的碎片信息,比如人類早期的宗教神話、英雄傳奇等等。
利伯曼承認,如果想要了解無意識,那么從這些古老的傳說、童話入手,就是一條捷徑:這些信息之所以能穿越了時間的長河,以及不同文化地區的限制,流行到今天,正是因為在故事情節下面,隱藏著一條關于人類無意識的金線或者密碼。關于“講故事”對于促成人類社會進步,形成共識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我們得到聽書已經在不少解讀中有過介紹,但是在促進人類溝通,傳遞知識和道德規則之外,“故事”還有更神秘的效果。
為什么我們喜歡走進電影院,在奇幻世界里沉浸兩個小時,觀賞那些全然虛構但依然引人入勝的故事,比如魔法師和勇士擊敗了惡靈或者巨龍,擁有超能力的英雄趕走了外星侵略者。作者利伯曼說,相信很多人會疑惑,為什么每一種科學理論或者技術被證明失敗,或者落后的時候,就會立刻失去吸引力和擁護,而這些對無法驗證,或者完全不存在的超自然力量的迷信,卻始終堅挺?于是利伯曼思來想去,給出了一個解釋,那就是,魔法、巫術、神跡等無法用理性思維解釋的東西,實際上就是人類對于無意識操控自己行動的感受與描繪;畢竟,無意識起作用的最主要方式,是讓人感到,一股自身之外的神秘力量,在操控他們的感受與行為,除了傳說中的神鬼精靈,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解釋這種神秘的力量。在中國文化語境下,也有類似的敘述,比如我們在描述某個人出于本能,或者直覺做了某種決策和行動時,經常會用到一個俗語,叫“鬼使神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