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名家“福”字,勾勒出中國年的獨特韻味;
一個個動人故事,傳遞著中國開放包容的民族精神;
一段段藝術之旅,繪就了文明對話的磅礴畫卷……
2025年是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向海外送“福”的第10年。10年間,50多萬張“福”字化為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交流符號,遠赴舊金山、紐約、華盛頓、羅馬、巴黎、多倫多、東京等世界知名城市,為海外同胞與國際友人送去新年問候。泱泱大國的文化自信與時代內涵,在寫“福”送“福”中娓娓道來;中外民間的美好情誼,在文明交流互鑒中愈來愈濃。
- 2019年,美國威廉帕特森大學藝術學院,張廣才為大學生展示中國畫藝術
- 2025年,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送“福”現場
跨越國界的“溫暖信物”
10年來,“福”字連續踏上海外之旅,成為跨越國界的“溫暖信物”,讓世界一次次感知中國、讀懂中國。
10年前的猴年正月初一,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徐培晨的中國畫作品《金猴獻瑞》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看到畫面上六只可愛小猴齊心協力抬著一只碩大桃子,往來游客不禁開懷大笑。各國游客手捧徐培晨書寫的“福”字及對聯“金猴獻瑞天地同春,人民祈福世界和平”,在喜笑顏開中共同慶祝中國年。
10年后的蛇年正月初一,在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的策劃下,伴隨著《今天是個好日子》音樂,中國舞獅和腰鼓隊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上激情舞動,以六國語言書寫并印制的紅色“福”字和紅色圍巾,經由中美藝術家、僑領和志愿者們分發到各地游客的手上,閃耀著中華文化的底蘊和氣度。
“福”字,一筆一墨,濃縮文化。它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與期盼,歷經千年而不衰,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在江蘇省中國畫學會連年送“福”活動的感召下,越來越多海內外藝術家為“福”字注入匠心,有中國的章劍華、高云、管峻、彭利銘、韓顯紅等,有美國的大澤人、海蔚藍、古銑賢、趙建民、江廣富等,還有意大利的保羅·勞迪薩、法國的李中耀等。福文化被賦予獨特的國際表達形式,走向了世界。
“幸福始終是人類不斷探索的終極目標,因而‘福’字最能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所接受和喜歡。”江蘇省文聯主席、江蘇省當代藝術創作研究會會長章劍華說,送“福”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種生動實踐。
寫“福”送“福”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偉大創造。中國畫學會創會副會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高云認為,面向海外,一個個“福”字就是一個個飽含善意的中國故事,傳遞著中國人民對世界人民的美好祝福。
- 2025年,美國舊金山奧克蘭屋侖公寓屋村,為老人送“福”現場
- 2016年,徐培晨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向全球拜年
“福”字串聯動人記憶
10年來,中國“福”從時代廣場無限延伸,遍及海外多個角落,引發一段段中外友誼茁壯生長、生生不息的故事。
2023年正月初一的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上,數十位藝術家及華僑捧著“福”字穿梭在絡繹不絕的人流中。一對白人中年夫婦推著一個坐輪椅的亞裔小女孩,緩緩走在廣場上。女孩十一二歲,失去了兩只胳膊和一條腿,茫然地望著四周。藝術家們不約而同地拿著“福”字走上前,熱情地將“福”字遞給白人夫婦,還包了20美元紅包遞給小女孩,告訴她這是壓歲錢,在中國意味著長輩對晚輩的祝福與關愛。小女孩似乎聽懂了,臉上綻放出天真爛漫的笑容。白人夫婦連聲道謝,并主動要求與藝術家合影留念。
2024年新春的舊金山奧克蘭屋侖公寓屋村里,200多位老人看到中國藝術家攜“福”而來,激動不已。這些老人中有不少華人,看到祖國親人帶著祝福越洋前來探望,思鄉之情達到頂峰。臨別時,緊握“福”字的老人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紛紛問道:“明年你們還會再來嗎?”藝術家們回答:“放心,肯定來。”時隔一年的蛇年新春,藝術家們再次來到奧克蘭屋侖公寓屋村,老人們激動地將藝術家們團團圍住,親人團聚般的感動縈繞彼此心間。
2025年新春,華盛頓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內,當地民眾對于體驗中國納福迎新的習俗熱情高漲。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與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歡樂春節”活動中,中外藝術家攜手寫“福”送“福”作為活動環節之一,意外成為現場的一大亮點。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翟優一行連續揮毫潑墨,卻依然抵擋不住民眾“求福”的熱情。“我們寫到腰酸腿痛,最后都洗了毛筆,發現后面還有人在排隊,于是又蘸墨寫起來。”翟優說,當天,五位藝術家連續書寫四個多小時,為2000多民眾送“福”。
今年2月,“金蛇賀歲 福滿乾坤——2025春節中外藝術家送福拜年活動”圓滿收官后,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特意向省中國畫學會發來感謝信。信中說:“江蘇省中國畫學會,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精湛的藝術水準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之美和中國春節的豐富內涵,體現了過硬的藝術素養和傳播中華文化的高度責任感,大大拉近了中美民心距離。”
- 2025年,百慕大藝術中心,百慕大藝術家向翟優和樊蕾贈送自己的作品
- 2019年,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幕上,中國藝術家張廣才向全球人民拜年
中外藝術在送“福”中奇妙碰撞
10年來,“福”字化身文化交流的使者,成就一場場中外藝術的雙向奔赴,促進不同國家藝術文化各吐芳華、互映神采。
2019年送“福”之際,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張廣才走進美國威廉帕特森大學藝術學院,為大學生講述中國畫藝術。在中國畫的歷史及特點講解中,張廣才現場示范畫了一幅四尺整張的《獨俏一枝春》仕女畫。當婀娜多姿、明眸善睞的唐代仕女躍然紙上,大學生們紛紛鼓掌喝彩,贊嘆中國畫之神奇。隨后,張廣才寫下“藝海無涯”四個大字,勉勵學生在藝術的道路上不畏艱辛、堅忍不拔、不斷攀登。學生們激動地表示,將來一定要到美麗的中國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古老又充滿生機的東方文明。
2025年送“福”之際,翟優、樊蕾夫婦在百慕大藝術中心舉辦了一場題為“美美與共——中國畫與油畫藝術之美”的講座。從人類藝術的最初形態——洞穴壁畫說起,翟優、樊蕾生動闡述了中國畫與油畫各自獨特的藝術語言及審美追求的共通之處。其間,百慕大藝術家Jill Raine和Diana Amos分別向翟優和樊蕾贈送自己的作品。百慕大藝術協會主席Nzingha Ming說:“翟優和樊蕾夫婦在百慕大舉辦畫展,為當地藝術界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感受和藝術啟示。今天的講座讓我們進一步領略到中國畫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讓百慕大民眾對中國畫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我們的藝術視野打開了一扇窗。”
2025年新春,翟優、樊蕾還應邀走進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參加“慶元宵·美美與共——中法藝術交流展”。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金旭東,法國文化部部長代表、巴黎七區第一副區長若曦亞娜·高德等近200位嘉賓共襄盛會。現場,兩國藝術家的作品展示帶來中法文化的奇妙碰撞。當天,中法藝術家共同為法國各界朋友寫“福”,法國朋友們拿著“福”字和紅圍巾,表示這是一次難忘的體驗。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李曉紅還為巴黎市民帶來《中國古代文化中蛇的象征意義》講座,豐富的圖片和生動的講解,讓法國民眾了解到中國生肖文化的深厚內涵。
海外送“福”沿途,省中國畫學會一行參觀了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梵蒂岡藝術博物館、烏菲齊博物館、奧賽博物館、盧浮宮博物館、楓丹白露博物館等。“大家在領略世界藝術瑰寶的同時,開闊了自身的藝術視野,為今后的文化交流與創作積累了豐富素材。”翟優說。
從2016年徐培晨帶著《金猴獻瑞》首發向全球人民拜大年、2017年省中國畫學會十多位藝術家集體亮相海外拜年、2018年推出“中國旺·世界旺——中國藝術名家作品展”、2019年張廣才手捧“中國佩奇”和“福”字向全球人民拜年……直到今年“金蛇賀歲 福滿乾坤——2025春節中外藝術家送福拜年活動”圓滿收官,收到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來的感謝信,10年海外送“福”之行,“中國紅”盛開世界各地。跨越國界的春節送“福”之旅,不僅傳遞了中華文化的溫度,更書寫了文明交融的新篇章——世界共賞中國年,天涯同慶福滿門。
“讓中國福福澤全球,讓中國紅紅遍四海,這是文化的魅力,更是中國藝術家矢志不渝的情懷。”作為海外拜年送“福”活動的策劃人,翟優說,省中國畫學會將把這項活動一直做下去,繼續在新春佳節為全球添福,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江南時報記者 張雅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