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ss Andersen
原載于The Atlantic2025年4月6日
——動物們不懂政治,可擋不住總統操心它們的“思想問題”
命令是在深夜下達的,彼時紅毛猩猩、獅子與鱷魚都已安然入睡。第二天一早,動物們醒來,發現自己已卷入一場高層政治風暴: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它們的“家”——國家動物園——產生了濃厚興趣。他指示副總統J.D.萬斯,徹底清除史密森學會下屬機構中的“不當意識形態”。動物園不僅被涵蓋在這一大掃除范圍內,還被點名表揚(或羞辱)為需要“思想糾偏”的典型。
對于特朗普來說,美國歷史博物館和非裔美國人歷史文化博物館的問題在哪里,他已經說得夠清楚——去除“分裂性的”“以種族為中心的”敘述,轉而傳播能“讓所有美國人感到驕傲”的版本。但動物園究竟思想出軌到了哪一步?總統并未交代。我向白宮發郵件求教,石沉大海。畢竟,在此之前,還沒人想象過動物園也能背上“洗腦工具”的鍋。
我聯系了動物園工作人員,問他們是不是知道自己哪里“思想不端”。沒等到答復,我決定親自出馬,以一個“剛上任的意識形態監察員”的身份前往實地巡視。
清晨,康涅狄格大道入口處,一排排車被春日花粉染得金黃,木蘭花怒放得仿佛要把自己扭成氣球狗。動物園里不過走了幾百米,一輛餐車就已經開始販售莫斯科騾子(伏特加+姜啤+橙汁,譯者注)和瑪格麗塔(龍舌蘭酒+檸檬汁,譯者注)——顯然,這里散發的“家庭友好”氣質,是那種能喝著烈酒推嬰兒車的中產式家庭。
路上我讀了動物園最近的戰略計劃。前園長史蒂文·蒙福特在序言中痛心疾首地寫道:人類在兩百年間把地球人口從10億搞到80億,“這對野生動物可太難了”。我猜萬斯看到這段大概會皺起眉頭——畢竟他長期痛斥自由派文化中潛藏的“反生主義”傾向。但看到那么多爸媽一邊端著酒一邊帶孩子,我心想,特朗普陣營應該會喜歡這種“生孩子也喝酒”的自由。
我加入了排隊參觀新鳥舍的人群,推車擠得像游行現場。我曾采訪過鳥類館策展人薩拉·哈拉格爾,她當時就說過,翻新后鳥舍將不再引進非洲、亞洲或南美的鳥,而是專注北美本土種類。我不禁揣測,這是不是動物園提前貫徹“美國優先”?鳥舍門口那尊巨大的、從賓州老火車站搶救出來的大理石鷹雕,仿佛也在給這種想法點頭。
但進去看了幾圈,這種“超前服從”理論似乎站不住腳。展板并無明顯的政治立場,我左找右翻也沒看到“占地致謝”或“批判資本主義”字眼,但這些內容也明顯不是為了討好特朗普:展板用上了英語和西班牙語雙語,還大張旗鼓贊美候鳥能自由穿梭于亞馬遜、北極和北美之間——這“全球主義”氣息,怕不是要惹怒不少愛國者。
當然,還是讓我找到了一塊可能踩雷的內容——在火雞展區。一塊展板寫道:北美原住民幾千年來可持續地獵捕火雞,但歐洲殖民者只用了兩百年就把火雞推向滅絕。這種敘事,恐怕不能讓“所有美國人都感到自豪”。但它確實是事實。
與此同時,孩子們熱議的焦點是剛剛到來的兩只熊貓:北京送來的“寶力”和“青寶”。據說在它們公開亮相前,動物園已經被一堆參議員的“提前探訪請求”轟炸。有那么一瞬,我懷疑動物園是不是因為沒給特朗普的某位親信安排“熊貓自拍”機會,才被推上風口浪尖。不過,寶力本人看起來對這場政治風暴毫無興趣——它坐在綠坡上,一邊靠著石頭發呆,一邊像吃糖果一樣咀嚼整根竹子。
你可能以為動物園會高調宣傳氣候變化,畢竟它本質上是野生動物保護機構。但事實上,這方面的內容被局限在亞馬遜展館的一間小房間里。特朗普一貫主張把“氣候變化”這四個字從政府網站上趕盡殺絕——但動物園的內容非常溫和:一幅90年代的壁畫描繪了一個穿著復古寬褲的孩子在森林里撿垃圾。沒有點名任何化石燃料巨頭,展板的“戰斗力”簡直不如一份無糖麥片。那些穿著綠馬甲的工作人員也沒在“思想輸出”,他們只是在耐心回答孩子對藍色青蛙的提問。
我走出展館,沿著通往動物園南側的小路前行。遠處杜克·艾靈頓大橋上傳來車流聲,提醒我,這不是熱帶雨林,而是華盛頓——那個特朗普口中的“骯臟、犯罪猖獗的國家之恥”。
我來到“兒童農場”,眼前景象仿佛是某種懷舊廣告:紅谷倉、白柵欄、孩子騎在圍欄上撫摸騾子。一頭花斑奶牛在烈日下閃著光。餐車寫著“喂飽你的南方靈魂”,這地方看上去就是為了討好那種對“真實美國”無限眷戀的眼淚型選民。
臨走前,我順道去了游客中心。那里賣的書是關于動物的,不是關于革命的;復活節的慶祝活動強調的是“自然回春”,不是“耶穌復活”。不過,官網日歷顯示,動物園連續幾年慶祝“國際家庭平等日”,邀請LGBTQ社團參與。活動中還有“讓河貍吃彩虹冰蛋糕”這一經典橋段。去年甚至還有音樂表演,唱的是“氣候正義、包容、多元認同與社區”。
我給動物園發郵件問今年是否還搞這個活動,沒人回復。但你想想,哪怕是一個僅限一日、比兒童生日派對還溫和的活動,也足以點燃保守派的怒火。他們要是拿著放大鏡找“意識形態破窗”,那這動物園怕是早就該封門了。
當然,我也得承認,我的“政治巡檢”并不全面。我原本打算逛遍每個展館,但最終沒能去成爬行動物館。并不是我不喜歡——恰恰相反,我尤其喜歡那些永不眨眼的鱷魚和纏成一團的蟒蛇。但排隊太長,又沒地方遮陽。我也就不能百分百保證,那里面沒有在偷偷傳播批判種族理論或者其他MAGA眼中的“思想病毒”。
這事兒,只能交給副總統萬斯和他的政治除蟲隊去驗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