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號,韓國憲法法院宣判針對總統尹錫悅的彈劾通過了。
尹錫悅在這場斗爭中徹底失敗了。
憲法法院那邊判決一出,韓國總統府那邊就降下了“藍色鳳凰旗”。
人走茶涼,感覺挺凄涼的。
這個藍色鳳凰旗是韓國總統的專屬旗幟,不僅代表了總統個人,更象征國家元首的憲法地位。
韓國國防部明確規定,總統肖像和鳳凰旗需懸掛于軍事指揮場所,而在總統被罷免或任期結束時,這些象征物也必須撤換或銷毀。
所以,他前腳剛宣布下臺,那邊后腳不但把旗幟降了下來,還把他的照片取了下來拿去燒了。
真的是一點人情味兒都不給留啊。
當然,我知道政治中不應該講什么感情,也忌諱優柔寡斷。
根據法律和相關規定,旗幟就應該降下去,而尹錫悅的照片也就應該被取下來拿去燒了。
仔細想想,這不也是有些官員的真實寫照嗎?
曾經有新聞爆料,有些官員前腳剛下去,這邊連辦公桌都給清理出去了。
道理不都一樣么?
以前在單位工作過的時候,有一個老同志曾經給我說過的一句話,我至今覺得很有道理。
他說:
有些領導啊,別看耀武揚威的,但從來都是上來一張紙,下去紙一張。
我問他什么意思。
他解釋說:你看有些領導上來的時候就是一紙任命文件,別看大權在握威風凜凜,但等他們被革職的時候,其實就輕地跟一張紙一樣。
尹錫悅,不就是這個樣子?
但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了這背后更深的原因和邏輯。
為什么有些人下臺之后就輕如一張薄紙?
因為他實在沒有什么值得被人記住,在心中增加分量的東西。
就還說尹錫悅吧。
韓國民眾該如何記住這位身居高位的總統呢?
記住他任期內迅速惡化的朝韓關系?
記住他完全倒向美國聯合日本對抗中國的樣子?
記住他領導下韓國經濟的舉步維艱?
記住他在慰安婦、勞工賠償、核污水及薩德等問題上引發國內巨大民怨的表現?
還是記住他最后貿然發動的緊急戒嚴呢?
當然,對于韓國的政事我們也只是旁觀者,其中復雜我們很難知情。
但尹錫悅下臺后的境遇,至少也算是一個教訓:
手握大權卻不為人民做實事的人,其結果最終在民眾心中的重量,也不過“一張紙”而已。
他們一下臺就輕如薄紙,被時間的風稍微一吹,就飄向了角落里的垃圾堆。
而那些真正為人民和國家付出的人,就算一生都隱姓埋名默默無聞,百年之后,在人民的心中也如泰山一般,重若千鈞。
這些,大概就是尹錫悅留下的“警示”吧。
好了,時間不早了,今天挺累的。
就跟大家說一個歷史小故事吧。
鄧稼先,大家都知道吧。
1986年,就在他臨終前不久,他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問:
“30年后,人們會記得我們嗎?”
現在,歷史早已給出了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