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74歲的張老太太突然出現便秘癥狀,數日后排便時竟發現便中帶血。起初,她以"上火"為由安慰家人,但細心的子女堅持帶她就醫檢查。殊不知,這"偶爾便血"的癥狀已持續多時,老人一直隱忍不言,只為不讓兒女擔心。
確診直腸癌:從便血到手術
2020年10月18日,腸鏡檢查結果令人心驚:直腸距肛緣9-14cm處發現潰瘍性病變,占據腸腔3/4空間,確診為直腸癌伴多發息肉。5天后(10月23日),老人接受了直腸癌根治術,術后病理顯示:中分化腺癌(潰瘍型),腫瘤已侵及漿膜下層。
化療困境:走廊病床上的煎熬
術后,女兒帶著母親前往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化療。時值醫療資源緊張,張老太太只能在走廊加床等待一周才得以治療。化療帶來的副作用令她痛苦不堪:排便困難、肛門劇痛、體力急劇下降。看著病房里脫發虛弱的病友,老人逐漸對治療產生抗拒。"化療就像走不到頭的隧道,每次治療都像要抽干她的元氣。"女兒回憶道。
轉機:鄉親口中的"十年幸存者"
正當家人猶豫是否繼續化療時,同村親戚帶來關鍵建議:"試試中藥吧!我們村有兩個癌癥患者,一個食管癌,另一個記不清了,都用中藥活了十多年。"這番話讓全家重燃希望。2020年11月9日,虛弱到無法獨立行走的張老太太被攙扶著來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
中西醫抉擇:八次化療的爭議
盡管開始服用中藥,出于對復發的恐懼,老人仍堅持化療。至2021年4月5日完成第五次化療時,身體恢復明顯滯后。當醫生將原定的6次化療方案調整為8次時,家屬堅決反對。袁希福院長評估后指出:"腺癌對化療敏感性有限,高齡患者更需警惕過度治療。"這一專業建議最終讓全家下定決心停用化療,專注中藥調理。
田園新生:從病榻回歸菜地
純中藥治療半年后,奇跡逐漸顯現:手腳麻木減輕、食欲改善、面色恢復紅潤。2021年夏天,閑不住的張老太太重新拿起農具,在自家院落開辟菜園。12月18日復查顯示病情穩定,此后她養成春秋兩季鞏固用藥的習慣。
2023年10月30日復診時,老人自豪地展示勞動成果:"現在做飯、打掃、下地樣樣行!"最近一次2024年1月8日的隨訪中,女兒僅提出腰部不適的新問題(腰椎管狹窄所致),腫瘤標志物檢查依然正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