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遼寧頻道
人民網沈陽4月7日電(記者尹柏寒) 4月7日,記者從遼寧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遼寧省今年將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1370萬畝,同時鼓勵各地在計劃任務面積基礎之上增加實施面積,加大示范推廣力度,不斷擴大輻射帶動面積。
保護性耕作是指以農作物秸稈覆蓋還田、免(少)耕播種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耕作技術,是黑土地可持續利用的重要舉措之一。遼寧省農業農村廳、遼寧省財政廳制定的《遼寧省2025年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實施方案》指出,今年遼寧計劃建設保護性耕作整體推進縣18個、高標準保護性耕作縣級應用基地57個、鄉級應用基地158個。
主推技術模式上,須體現大面積提升單產工作要求。遼寧省提出,要以合理密植為方向,將免(少)耕播種與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苗期深松、分層分次施肥、一噴多促等提單產技術集成配套,強化保護性耕作在單產提升方面的效果。各地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推動本區域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優化。同時,積極探索輪耕制度的實施,建立少耕、免耕交替,定期深松的輪耕沃土養地制度,實現黑土地“保養用”協調可持續發展。
耕地保護性耕作補助對象為實施保護性耕作作業的農機合作社、農機戶、家庭農場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以及自愿實施保護性耕作的土地經營者。遼寧省實行保護性耕作差異化作業補助,前茬作物為玉米的,差異化補助按照播種前秸稈覆蓋地表程度分為三檔,中央財政資金補助標準為35元/畝至90元/畝。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加大財政資金投入,以激發實施主體和農民作業積極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