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國廣播公司4月5日文章,原題:在一家生產棒球帽的工廠里,美國的關稅政策帶來了混亂 在位于中國南方的一家工廠里,棒球帽供應商正在努力跟上全球需求以及美國關稅政策對國際貿易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美國對大多數中國進口商品征收至少54%的關稅,中國生產的許多日常用品——從帽子到汽車零部件再到電子產品——的成本必將上漲。
中國這家棒球帽供應商的負責人馬先生表示,美國消費者將支付其政府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的大部分成本。該棒球帽供應商主要為威爾勝(Wilson)、斐樂(Fila)等品牌以及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球隊服飾進行縫制、刺繡和完成高爾夫球遮陽帽、騎行帽和棒球帽的制作工序。該工廠生產的帽子中,約有40%銷往美國。“就是一團糟,”談到美國的關稅政策時,馬先生說,“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隨著與美國做生意的成本增加,中國制造商正在尋求向本國和其他市場銷售更多產品。一些制造商還考慮在東南亞建造新工廠,以避免美國的關稅。然而,這可能不那么有吸引力了,因為美國政府已經對越南、泰國和柬埔寨等國家征收了高額的關稅。
馬先生表示,鑒于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強國,擁有熟練的勞動力和高效的供應鏈,將工廠搬遷到東南亞遠非完美的解決方案。他說,像他這樣的工廠搬到美國也不現實,因為美國太缺乏熟練的縫紉工人。
不過,對中美貿易的未來馬先生仍然持樂觀態度,“我認為兩個國家會找到解決方案。中國仍然是世界的制造業中心。對我們來說,我們希望這兩個國家成為朋友,而不是敵人”。(作者珍妮絲·麥基·弗雷爾等,王從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