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所有貿易伙伴加關稅這件事,各方反應也各有不同。有的希望能夠獲得特朗普豁免,拒絕進行針對性反制措施。有的根本不敢吭聲,有的叫囂要采取反制措施,但遲遲沒有落地。目前只有中國堅決反制,宣布對所有美國產品加34%的稅,同時11箭齊發,實體清單、反壟斷調查、稀土限制出口等措施都拿出來了,足以說明中國早就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對美國的反制工具也足夠多。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反制“對等關稅”的國家,,天下苦美久矣,有人舉起了大旗,就會有人跟進。中美正在面對面打擂臺,自然也會有人趁亂踢一腳。
最近,沙特能源部長表示,如果超額生產的國家不改變其表現,5月份的增產只是“開胃菜”。在這之前,8個主要“歐佩克+”產油國達成協議,將原油總產量從原定的每日13.5萬/桶提高 41.1 萬桶。可以說,沙特、俄羅斯這些歐佩克+主導國,打得美國一個措手不及。
美國已經是世界第一產油國了,確實威脅到了歐佩克的地位。而且特朗普這次上任,大力推動美國石油開采、增產計劃。剛上臺就簽署行政令,宣布進入“國家能源緊急狀態”,以增加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他給出的理由是,通脹危機是由大規模超支和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造成的,所以要增產石油把價格打下來。其實目的還是通過價格優勢排擠其他產油國,加大在這方面的領導力。與此同時,特朗普還持續打擊其他主要石油產出國,特朗普威脅對伊朗實施前所未有的轟炸,嚴格限制對伊朗原油出口的追蹤、監控。同時,還打算對俄羅斯石油加碼制裁,對俄羅斯石油征收二級關稅,并以委內瑞拉對美國充滿敵意為由,對購買委內瑞拉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加征25%的“二級關稅”。
所以歐佩克不得不抱團共同應對,有人會奇怪,歐佩克增產降低油價,難道不是幫助美國降通脹嗎?如果美國是凈進口國,就是降通脹。不過美國并不是,他還是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只能降收入,美國財政更吃緊了。降油價能減通脹,明顯是特朗普忽悠“紅脖子”支持者的話罷了。要知道美國是石油出口大國,而且石油開采成本遠高于歐佩克國家。價格降到一定程度,美國本土頁巖油產業就要減產停產了,畢竟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更何況,石油資本是共和黨最大的金主,自然也是特朗普最大的金主,特朗普這樣搞,金主不會同意的。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大概率中東會出現變局。但美國不是以前的美國,現在跟也門胡塞打得有來有回,很難再利用中東動蕩調整石油產量和價格。
我記得在2020年3月歐佩克+也是這樣,明明原油價格已經很低了,卻突然表示要增產,一夜之間原油價格暴跌20%,戳美國流動性,因為大量圍繞原油期貨價格的高杠桿金融產品,會因此被追加保證金。正如這次也是,因為貿易緊張局勢升級、以及歐佩克國家增產等事件,美股創下2020年來最差單周表現,石油與風險債都遭拋售,對沖基金損失慘重,這回中國、沙特、俄羅斯等國配合還是很默契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