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如今這個社會,見義勇為的事情越來越多了,每當身邊有危難的事情發生的時候,總有一些人勇敢的站出來,拯救別人于危難之中。
都說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已經傳承了幾千年了,不僅深深刻入國人的骨子里,也已經滲透到國人的血液里面。
2025年4月6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段視頻,年僅18歲的高三男生勇救落水兒童。
視頻中的事情發生在河南南陽,諸葛武侯的故鄉,從網傳的視頻畫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一個大橋下面,一名兒童落水了,正在水里面不停的掙扎,場面看起來十分的危險。
正在這萬分危急時刻,一名穿著校服的男生套著一個游泳圈就沖了下去,然后就抱住了那名水中掙扎的男童。
要知道,此時雖然已經是陽春三月了,但是北方的天氣還是非常的寒冷,河水也是冰冷刺骨。
相信有過游泳常識的人都知道,貿然跳入冰冷的河水里面,很容易引發腿抽筋,可以想象得到,這名穿著校服的男生,不僅要忍受著冰冷的河水,還要把在河水里掙扎的孩子安全帶回來。
好在游泳圈上還系著繩子,岸上的人又把男生拖了回來,這名男童得救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孩子就是他們的未來和希望,這不是拯救了一個孩子,這是拯救了一個家庭。
救人的是一名年僅18歲的高三學生,在救過人以后,只是和自己的媽媽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我剛剛下水去救了一個小孩。
媽媽聽了以后也是大吃一驚,要知道,知子莫若母,自己的兒子雖然已經18歲了,但是,他是個旱鴨子,并不會游泳啊。
作為一名母親,聽到不會游泳的孩子下水去救人,心里面也是十分的擔心,每個孩子都是媽媽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心肝寶貝,都是父母在這個世界上生命的延續。
雖說如此,這位媽媽還是為自己兒子見義勇為的行為感到驕傲和自豪,這個社會雖然已經變得千瘡百孔,但是總有一些人在縫縫補補。
這也就是我們中華文化傳承了5000年之久的真正原因,因為那些人一直都在,這名戴著眼鏡的18歲男孩,看起來十分的靦腆。
被救男童的家屬帶著鮮花和果籃來到了救人男生的家里面,當面進行感謝,男童的奶奶還硬要塞給救命恩人一個紅包,但是被婉拒了。
我們這個社會上所有見義勇為的人,其實他們都是出于他們的本性,他們從來不奢求什么回報,但求良心上的一份心安。
有很多見義勇為的人,甚至為此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事跡也在這個社會上被傳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這件事情被傳到網上后,立刻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18歲的高三男生勇救落水兒童的事情,成為輿論的熱點話題,請網友們的激烈討論。
一位來自江蘇的網友在評論區留言,咱河南人中,咱南陽人更中,一位河南的網友表示,這娃很中。
一個中字就表示了眾多網友對這位男生的認可,在這里,也希望當地的相關部門能夠找到這名男生,給這名男生申請見義勇為的稱號。
另一位網友表示,不會游泳的,還下去救人,不贊成這種行為,這位網友說的也沒錯,如果不會游泳的話,就不要貿然下水。
畢竟水火無情,這句話可不是鬧著玩的,但是這位18歲的高三男生是十分的理智,提前給自己套好了一個救生圈,岸上還有人拽著繩子,已經做好了保險,所以才會下水救人。
當然了,在這里要提醒大家一句,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救人都應該量力而行。
一位網友表示,水深的地方建議不要去那里玩,尤其是帶著孩子的家長,因為水對孩子的吸引力太大。
通過這件事情,也給所有孩子的家長提了一個醒,外出游玩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造成悲劇的發生,否則就要后悔一輩子了。
對于這樣的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