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和根,現為上海師范大學,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中國陶藝家協會副會長、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景德鎮畫院院長、海上水墨畫院副院長。
雪原 140X34cm
獲得國家人事部授予的“中國畫杰出人才獎”,入選上海美術百家和文化部授予的“中國畫百杰畫家”入選全國及國際設計展並獲得各種金、銀、銅等獎項數十次。入選數十次全國單項畫展及綜合類美展。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及出版數十本專著。各種作品被國內外美術館與博物館及收藏家收藏,各種媒介與電視專題片及訪問、訪談廣為傳播,影響巨大!
南山眺望 140X34cm
柯和根是一位在書畫及陶瓷藝術領域具有深厚造詣和廣泛影響力的藝術家,他的藝術創作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以下是對他書畫領域的傳承與發展進行全面分析:
雪山行 140X34cm
一、藝術傳承
? 扎實的傳統根基
柯和根1953年出生于福建漳州龍海,1982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設計專業并留校任教。他在學院接受了系統的傳統繪畫和陶瓷藝術教育,打下了堅實的筆墨功底,作品在構圖、筆法和墨色運用上都體現了傳統中國畫的精髓。
綠到江南 140X34cm
? 多領域融合與創新
柯和根的藝術創作不僅局限于傳統的書畫領域,還廣泛涉獵陶瓷藝術、版畫、油畫等。他將中國傳統書畫的筆墨韻味與陶瓷藝術的工藝技法相結合,開創了陶瓷綜合裝飾風格。這種跨領域的融合體現了他對傳統藝術的深刻理解和創新能力。
大塔70X34cm
二、藝術發展
? 風格獨特,融合創新
柯和根的書畫作品風格獨特,既有傳統的韻味,又融入了現代審美觀念。他的作品常常以傳統敦煌藝術經典圖式為創作源泉,輔以景德鎮民間青花的書寫方式,運用現代的平面分割手法及潑、流動、交織等方式,形成具象、意象、抽象互為交織的風格。
大山灣 70X34cm
? 技法與材料的創新
在技法上,柯和根充分運用了鏤、雕、刻、挖等手段,在構圖上打破常規,通過重復、錯位、重疊、并置等方式重建陶瓷構圖的新秩序。他還探索高溫顏色釉的表現方式,嘗試多種材質與色釉交融的可能性。
大峽谷 70X34cm
? 注重學術研究與教育
柯和根不僅是一位杰出的藝術家,還是一位優秀的教育者。他在上海師范大學和景德鎮陶瓷大學擔任教授,培養了眾多藝術人才。他還發表了數十篇學術論文,出版了數十本專著,這些教材和專著成為全國很多美術學院的教材,獲得了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云山行 70X34cm
三、藝術成就與影響
? 作品獲獎與收藏
柯和根的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及國際設計展,并獲得各種金、銀、銅等獎項數十次。他的作品被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及收藏家廣泛收藏。
河口一景 70X34cm
? 藝術推廣與國際交流
柯和根積極參與國際藝術交流活動,他的作品在國內外多次展出,影響力巨大。他還多次舉辦個人藝術展覽,如“靜觀——柯和根書法藝術作品展”(2009年,上海)和“自在——柯和根陶瓷藝術作品展”(2018年,上海)。
山城一角之一 70X34cm
? 對后世的啟示
柯和根的藝術實踐表明,傳統書畫藝術可以通過跨領域的融合和現代審美觀念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他的作品不僅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還融入了時代精神,為中國書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河灘 70X34cm
綜上所述,柯和根在書畫領域的傳承與發展體現了他對傳統的深刻理解和創新精神。他的作品不僅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還融入了現代審美觀念,為中國書畫藝術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山城一角之二 70X34cm
峽谷秋色 70X34cm
云山動 70X34cm
大山行 70X34cm
歸家圖 70X34cm
漓家遠眺之一 70X34cm
漓家遠眺之二 70X34cm
云居遠眺 70X34cm
暮山 70X34cm
古城 75X52cm
山寨 75X52cm
山寨 75X52cm
山河行 75X52cm
河山頌 75X52cm
雁蕩云起 75X52cm
黃金秋日 75X52cm
洱海漁家 75X52cm
長江源之一 75X52cm
西湖遠眺 75X52cm
垂釣圖 70X34cm
大江流 70X34cm
三山近水 70X34cm
大足臥佛 70X34cm
劍門 70X34cm
武夷云動 70X34cm
天開神秀 70X34cm
紅土地之一 70X34cm
紅土地之二 70X34cm
三峽暮色 70X34cm
飛鳥 70X34cm
江南夜色 70X34cm
城關之一 70X34cm
長江源之二 70X34cm
城關之二 70X34cm
林中行 70X34cm
高原行 70X34c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