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實施所謂的“對等關稅”,只想著各國與他進行相關談判,但缺乏應對反制的預案。首個怒斥特朗普“帝國主義”的國家出現,卻是美國的傳統盟友,曾經穩固的跨大西洋聯盟已經搖搖欲墜,這說明了什么?而在另一邊,面對中國的全面反擊,美國已經開始服軟,作出了一項讓步,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在特朗普啟動“對等關稅”,向全球各國丟下“經濟核彈”后,法國政府發聲,言論可以說非常激烈。首先,法方怒斥特朗普擺出了“帝國主義姿態”,覺得自己是“全世界的主人”。隨后,法方強調,他們已經為進行這場“貿易戰”做好了準備。要知道,法國是美國的傳統盟友,雙方的合作關系可以追溯到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而且,美國的標志性建筑物“自由女神像”,也是法國送給其建國100周年的禮物。不過,已經有法國的歐洲議會議員提議,要求將這份“禮物”收回,可見美法關系已經非常緊張。
不過,指責特朗普“帝國主義”,法國并沒有資格這么說。就在2023年,西非國家尼日爾發生了軍事政變。對這個情況,法國總統馬克龍想要干涉局勢,甚至準備出兵尼日爾。因為在二戰后,雖然法國的“殖民體系”已經被拆解,但依然深度控制尼日爾等西非國家,獲取了大量廉價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然而,尼日爾擁有大量鈾礦石以及各種資源,卻有超過60%的民眾在貧困線掙扎。對法國“敲骨吸髓”的剝削,尼日爾是終于忍不住了,要求駐扎在當地的法軍撤離。最終在同年9月,馬克龍不得不服軟,將法軍撤離尼日爾。
當然,從法國的怒斥能夠看出,美國與西方盟友的裂痕已經難以彌合。尤其是特朗普這次實施的“對等關稅”,不僅針對美國的“戰略對手”,還把法國、英國、德國等盟友也列為目標。而且,這已經是特朗普上臺后,第二次嚴重損害盟友的利益。在俄烏問題上,特朗普政府就踢開歐盟,單方面與俄羅斯進行談判。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杰夫直言,美俄已經“走進餐廳”,而餐桌上擺的就是歐盟和烏克蘭。對當前局勢,歐洲國家本就難以接受,現在又面臨“對等關稅”,他們對特朗普政府徹底失望,后續很可能實施反制。
而在這個時候,特朗普率先對中國服軟了,宣布將延長tiktok禁令的寬限期。此前,特朗普曾表示,他可以對中國減免關稅,前提是“中方同意出售tiktok”。顯然,特朗普還想以tiktok為籌碼,與中方進行談判。不過,中方僅在4月4日,就對美國實施了12項反制措施,包括所有美國產品加征34%的關稅,挑明了不想談了。特朗普現在延長禁令,不過是說明他的“強硬姿態”只是偽裝,看到中方實施了強有力的反制,就準備讓步了。事實上,連澤連斯基都能在白宮對特朗普“貼臉開大”,卻沒有招致什么“報復”措施,已經展現了特朗普“外強內干”的一面。面對中方的反擊,沒有什么應對辦法的特朗普,后續只能對華讓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