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歷經一年的保護修繕和數字化建設,新疆吐魯番雅爾湖石窟迎來首次開放,通過AR等數字技術,原本褪色的壁畫在游客眼前重現色彩。
雅爾湖石窟位于交河故城亞爾乃孜溝兩側臺地懸崖上,古稱“西谷寺”,曾是交河故城所屬的一個寺院,現存洞窟22個,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僧人禪修場所,下層可能為僧房或生活區域。此次主要對外開放的是4號窟和7號窟。
這是4月5日拍攝的新疆吐魯番雅爾湖石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劉宇杰 攝)
雅爾湖石窟始建于十六國北涼時期,沿用至宋元時期,窟內遺存精美壁畫和漢文、回鶻文、粟特文等多種文字題記,是研究絲路北道佛教傳播與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典型遺存。
吐魯番市文物局交河故城文管所所長王建東介紹,團隊采取“數字+文物”方式,對石窟中的壁畫進行復原,讓游客在虛實結合的場景中直觀感受這座千年石窟的藝術魅力。
4月5日,在新疆吐魯番雅爾湖石窟里,游客在欣賞壁畫。新華社發(劉健 攝)
2014年,交河故城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雅爾湖石窟的開放將進一步豐富交河故城的展示內容。
來源 新華社(記者 阿曼)
責任編輯 呂世成 陳潔
責任校對 楊飏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