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荒誕了!”
2023年12月,云南省檢察院工作人員迎來一位特殊的原告,王先生一進接待室,大聲哭訴和感慨:“檢察官,我是有苦難言??!”
究竟發生了何事,讓這位王先生不顧形象在面對檢察官的時候,聲淚俱下?事情還要從15年前說起。
當時,王先生準備參軍入伍,按照流程去參加體檢,結果工作人員告訴政審不合格,原因是他吸毒了!
王先生大喊冤枉,二十多年人生連毒品都沒見過,怎么可能吸毒呢,里面一定有貓膩!他一氣之下找到相關部門,希望給個說法。
相關部門調查后,發現這件事情是一個烏龍,由于王先生急于參軍,當時派出所開了一項無吸毒記錄,才徹底入伍。
退伍回來后,王先生和戰友一樣,在社會尋找工作,奇怪的是,當時面試的時候,同意的好好的,等到去上班前,總能以各種奇葩的理由拒絕。
一次兩次,王先生會認為是個人需求與公司需求不相符合,但次數多了,逐漸感覺到不對勁,并蔓延到平日生活中。
每一次出遠門,不論是坐高鐵還是住店,王先生所在的地方,總會有民警上門,要求尿檢,出具無吸毒證明。
前幾年王先生體諒警方,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回家的時候向上提供相關資料,將“疑似吸毒”的記錄刪除掉即可。
可沒想到,王先生向上反應了十幾次,都沒有得到解決,等到因公出遠門,乘坐交通在被調查后,終于忍無可忍。
無奈之下,王先生找到了云南省檢察院,希望能給一個說法,檢察官接到控訴后,先安撫他,如果真的沒有吸毒史,會還一個清白給他。
王先生收到安撫后,當時激動的心情安靜幾分,在他走后,檢察官聯系到相關部門,說要調取當年的卷宗始末。
結果相關部門告訴檢察官,當時因為某些不可抗力因素,王先生所在的卷宗已經丟失,無奈之下,只能尋找其他的突破口。
檢察官決定從王先生的生平入手,出生時間在1990年,入伍時間是2009年,2012年之后退伍,在查閱相關卷宗時,檢察官發現。
王先生的吸毒時間時2000年,這讓檢察官大為不解!當時他才10歲,十歲能接觸到毒品?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件事情就嚴重了!
檢察官發現第一個疑點之后,并沒有立刻行動去走訪調查,當繼續深入翻閱卷宗,她發現,2004年,王先生如果吸毒后,應該強制隔離戒毒。
為何會在學校上課呢?翻出兩個疑點后,檢察官帶領工作人員來到了王先生的初中母校,據學校反應,當時正在學校上課,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吸食毒品。
是不是相關部門搞錯了?再者說,王先生從小就是遵紀守法的公民,品行端正,熱愛祖國,絕對不可能走上吸毒的道路。
學校的說辭并不能說明什么,檢察官又走訪了附近的強制隔離戒毒機構,上面根本沒有王先生的記錄。
最后一個疑問是,2000年年僅十歲的王先生時如何接觸到毒品的?經過走訪調查,原來是一家牛肉面館。
為了吸引回頭客,牛肉面館的老板特地在里面加上“罌粟”,這東西人一吃幾乎都會上癮,無形之中,王先生是被老板刻意“誣陷”了。
據悉,當時在參軍入伍之前,派出所就已經調查出牛肉面癱老板使用“罌粟”的事實,確實證明王先生沒有吸毒。
但是為何在之后的十幾年中,這一項吸毒記錄還會存在呢?檢察官順著這條線調查下去后發現, 王先生非彼“王先生”。
也就是說,吸毒的“王先生”是真是存在的,但是和王先生重名,且還都是一個村里的,兩人內容高度一致。
總而言之,工作人員錄入時搞錯了人!十五年,王先生是替另一位犯罪人員“頂罪”了!之后,向上反映,并開展了相關治理,最終王先生的這一“污名”被徹底洗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