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程冰冰 白鴿
什么是考古?為什么要考古?考古的意義何在?……4月5日下午,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清明踏青‘趣’尋春”系列活動之“考古人講考古”公益講座,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報告廳舉行,為公眾解謎考古日常,廣大市民共同探索歷史深處。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文明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延綿至今的文明。中國秦始皇兵馬俑、中國洛陽龍門石窟……這些震驚世界的人類文明遺跡,都來自考古發現。”一開場,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張永清的話語就吸引了廣大聽眾。
接下來,主講人通過“考古工作具體做什么”“什么是考古”“為什么要考古”三大方面,結合仰韶村遺址的調查發現,向觀眾講述了考古工作的內容和方法、考古學的內涵、考古的價值和意義等內容。一百年來,一代代考古人扎根田野,探索未知,中國考古以扎實的田野工作和多學科融合的研究方法,實證了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連續性、創新性和包容性,建立了獨具特色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體系,為堅定文化自信、服務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講座結束后,觀眾們意猶未盡,他們表示,這場特殊的講座拉近了尋常生活與專業考古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更深刻認識到考古學科誕生的歷史背景和意義,對“何以考古”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會,為我們的文化底蘊感到自豪,未來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考古,了解歷史。
主辦方表示:考古不僅僅是學者們的專業領域,更與每個人的文化認知和民族認同息息相關。“考古人講考古”作為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打造的公眾考古IP之一,如同一座連接學術和社會的橋梁,讓深奧的學術成果走向大眾,讓沉默的文物“開口說話”,它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文化認同的啟蒙——當更多人讀懂中華文明的密碼,文化自信便在這“一眼千年”的對話中自然生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