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之后,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方向似乎突然發生了變化,在過去一兩年之間,廠商之間卷價格、卷續航、卷油耗(插混/增程)、卷沙發/彩電/冰箱,而到了今年,在比亞迪全民智駕戰略的推動下,似乎一夜之間,國內汽車廠商都有了自研智駕的能力,而且很多廠商車型采用的智駕系統,在名頭上就非常“玄乎”。
但是我們都知道,智駕系統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自研能力就是有自研能力,沒有自研能力就是沒有自研能力,靠“包裝”是做不出來的。所以當比亞迪發布全民智駕,同時為21款新車搭載了天神之眼C智駕系統之后,很多廠商就迅速推出了相應的方案,在我們看來,不是這些廠商一夜之間實現了技術突破,而是“好過”了第三方方案提供商。
日前在中國電動車百人論壇上,國內智駕芯片廠商地平線創始人CEO余凱就語出驚人,他表示,在2025年的智駕平權狂潮中,地平線成為了最大公約數,并表示,2025年以來多家車企的智駕平權戰略,均采用了地平線方案,并且提到了比亞迪天神之眼、奇瑞獵鷹(參數丨圖片)智駕、吉利千里浩瀚、長安天樞智駕、廣汽星靈智行等智駕方案,相當于告訴大家,雖然這些廠商的智駕系統都有一個很“唬人”的名頭,但內核還是地平線的方案。
實際上,在比亞迪天神之眼C亮相的時候,比亞迪方面就沒有否認外界關于該系統采用外采系統+自我優化的路徑,而且之前我們在長途試駕天神之眼C高速NOA的時候,也明顯能夠感覺到,這套系統和之前搭載地平線征程5芯片的理想AD Pro系統的邏輯非常相似,只是在細節方面加了一些比亞迪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不過好在比亞迪的天神之眼B和天神之眼A借助激光雷達和高算力芯片,整體的實力已經非常強勢,這兩套系統屬于比亞迪原創系列,其他被地平線“點名”的智駕系統,是不是還有更高級別的自研系統,可能就要捫心自問了。
地平線在國內智駕芯片領域屬于“老資格”,只不過之前幾年時間,國內汽車廠商,要么對智駕系統缺乏重視,要么直接選取英偉達、Mobileye等海外品牌芯片,只有極少數品牌用到了地平線的芯片。其中理想汽車就是地平線堅定的支持者,理想ONE的時候,采用了地平線征程3芯片,理想L系列的AD Pro系統,搭載的是征程5芯片,綜合算力為128TOPS,在經歷多次OTA和持續優化后,目前理想AD Pro的高速NOA能力,在同等算力芯片橫向表現中,也是比較強勢的。
總而言之,其實在我們看來,當智駕平權已經形成共識后,汽車廠商完全沒有必要標榜所謂的自研智駕,理想、小鵬包括之前的特斯拉,它們做自研的核心原因,就是前面沒有好用且段位夠高的智駕系統可供采購。現在不一樣了,華為、地平線、Momenta等第三方廠商,都能提供不同級別和段位的系統,作為汽車廠商而言,完全可以專注于汽車產品本身,將智駕系統交給更專業的廠商。
所以,可能地平線作為被應用了很多的智駕方案,但是很少有廠商主動“鳴謝”地平線,這讓地平線有些“委屈”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