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郊記憶。
4月5日,央視新聞《朝聞天下》點贊成都“鮮花經濟”。“鮮花經濟”美麗綻放,花田開出產業集群,自然流量變消費流量。
同一天,央視《東方時空》關注成都東郊記憶:老工業園區變身時尚新地標,在這里可以感受時代記憶與時下潮流的融合與碰撞。
清明小長假,從鄉村花田到城市工業老廠房,成都微旅行、鄉村游同步火熱,既讓市民在熟悉的城市角落發現新詩意,也讓游客在花海與潮流的碰撞中留下獨家記憶。央視具體關注了成都哪些好耍的?一起來看!
鄉村游
油菜花海引爆鄉村旅游
“沿著鮮花綻放的腳步,一路探尋花海浪潮中涌動著的中國經濟新活力。”據央視網消息,這個清明假期,從溫暖濕潤的南方到寒意漸退的中部,一處處山谷中、一片片苗圃里,一朵朵鮮花正在競相綻放。它們點亮暮春時節的美麗心情,吸引著人們來賞花踏青。
乘坐直升機到成都的天府農博園,可以看到,油菜花田花開正盛。從空中看,大片的農田、剛剛返青的小麥麥田,還有四川民居、油菜花海,構成一幅大美和美的春日中國。這一刻,“低空賞花”“低空經濟”這幾個詞具象化了。
從空中到地面,這個清明小長假,油菜花海引爆鄉村旅游。成都多個縣區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特色小院,“娛樂休閑+網紅民宿+特色餐飲”,農文旅融合,鄉村庭院經濟圈正在不斷擴大。
稻田餐廳另一側,這個食物工坊的主理人彭紅彥將剛采摘的油菜花嫩芽拌入沙拉?;疱佄鞑团洹按钭印?,油菜花咖啡也能做伴侶。油菜花拿鐵是埃塞俄比亞卡法鎮咖啡推出的季節限定飲品,濃郁的咖啡帶著油菜花獨特的花香,細細品味春天的味道。
這個春天,成都天府農博園新引進27個連鎖品牌商家,低空賞花、特色庭院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興起,圍繞一朵花、一片田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通過“定制化”場景,實現“自然流量”向“消費流量”轉化,激發當地消費新活力。
微旅行
成都東郊記憶又上央視
清明假期第二天,除了長途旅行和周邊游,現在很多人選擇在自己的城市進行一場“微旅行”,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尋找新場景、體驗新樂趣。成都,成了當天“中國晚八點”呈現的首站。
成都的東郊記憶創意園是由20世紀50年代工業廠區改造而成的一個時尚新地標。夜幕降臨,燈光點亮曾經的老廠房,大家可以在這里感受年代記憶與時下潮流的融合與碰撞,成為最近成都很多年輕人喜歡的打卡地。
這個假期在東郊記憶能夠看到什么、玩什么?
當夜幕降臨,紅磚墻在霓虹燈管的映照下泛起金屬光澤,歷史肌理與現代光影交織出賽博朋克般的視覺盛宴。游客們在鋼鐵森林間穿梭,用鏡頭定格工業遺存與潮流元素的奇妙碰撞。
作為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以及音樂產業基地,這里每年孵化超千場文化活動,其中音樂類占比高達近一半。清明節假期,“處處是舞臺”春日音樂會在東郊記憶舉行。當四重奏《春天在哪里》的音符在舊廠房上空飄蕩,吸引大量游客駐足聆聽。
室內空間構建起多維感官宇宙。沉浸式數字藝術館帶來全感官體驗:四季森林在腳下生長,瀑布聲與花香分子同步抵達,虛實交織的星河觸手可及。而《三體》藝術展更將劉慈欣筆下的宇宙奇觀具象化,為訪客提供13個科幻場景。
美食區升騰的熱氣中,缽缽雞與創新口味的芝士五花肉卷共舞舌尖。火車頭集市的核心,是那列從20世紀50年代駛來的綠皮車廂。如今它變身為文藝咖啡館,原木座椅取代了乘客席,工業風吊燈在頭頂投下暖光。窗外,市集的喧鬧與車廂內的靜謐形成奇妙對仗——舉杯間便完成了從蒸汽時代到數字紀元的時空平移。
東郊記憶以新穎的方式激活假日消費,市民在霓虹與紅磚間找到詩意棲居,游客在賽博與市井的裂隙里留下獨家記憶。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吳茜
圖片截取自央視新聞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