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請問,我22年底在廊坊大廠路勁公園上城一期買了一套114平的四室兩廳兩衛的房子,總高16層樓層我們是在三層,帶車位,一梯兩戶。房價是11200一平米,總價128萬左右,找人做貸款還花了1萬五。當時貸款了111萬,月供是6400左右。23年8月交房的。
由于資金緊張目前我還沒有辦理收房,稅費啥的還沒交,所以還沒拿到房本,房子還是毛坯狀態,估計要收房子交稅費啥的還得六萬多塊。路勁公園上城二期今年五月份馬上也要交房了,跟我同戶型的房子二期的價格跌倒了8000一平米。中介說我這套房子現在如果賣的話能賣90萬左右,但是不滿兩年稅費就得交個五萬來塊錢。哎賠慘了!
我想聽聽您的建議,我是現在想辦法收了房子趕緊想辦法賣掉呢,還是再等等看房價能不能再漲漲再賣。也不知道這里房價還能不能再漲了。懇請您能幫我出出主意。
A:
1、我對環京可不熟,大廠都好幾年沒去了,只能簡單說兩句,具體的最好問當地懂行的。
2、這114平的四室是典型的剛需戶型,但我看小區里又有130平疊拼,那說明這小區的品質應該還可以,至少在房齡新的時候不會差。當然前提得是保質按期完工啊,別降低品質。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常規建議是如果不自住,盡量在房齡新的時候出手。因為時間長了就難免小區品質下降,“高品低配”的高品優勢就降低了。對于自住的無所謂,投資的則有可能吃虧。
3、另外我上網看了看這小區的地段兒,好像不是太強。明明北邊就是路勁的陽光城大盤,那為什么在南邊單獨的開發了一個公園上城啊?中間隔了個首鋼的廠子,當時這幫香港人怎么想的?
估計當時是跟首鋼沒談妥土地,所以就先這么開發了。但既然是開發了,就很可能導致中間這塊地就更不好談了,換了誰都得坐地起價。本來工業用地的手續就不好辦,房地產不景氣就更不好辦了。
所以這小區的地段兒不太強,被工業用地四面包圍,在新房階段可以跟接盤的聊未來,但萬一拖的時間長了呢?等小區都老了就不好忽悠了。
4、總之如果是我,在不自住的情況下,不會持有這套房太長時間。不圖多掙錢,為了降低風險也會趁著房齡新出手。
除非是周邊土地被大規模拆遷+轉換性質,否則時間越長越不好辦。但這具體的情況我不清楚,問當地的吧。
另外問問租售比多少?如果“靜態的毛租售比”在700左右,那說明這房價還算合理,當然數值越低越好,越低說明泡沫越少。也就是說,這套房既然現在市場價90萬,租金就不能低于1300,越高說明泡沫越小。如果是簡裝的能租到2000左右,也就是租售比到500左右,那就可以留著等行情,但也別周期太長,別等到花兒也謝了。
僅供參考。
二
Q:
請問,北京如果真的都陽光招生了,那學區房的價格您認為是會漲,還是會跌啊?
A:
1、我認為這政策對房價沒什么影響,甭聽中介瞎忽悠什么“學區房的又一次春天”。畢竟東城區早就是陽光招生了,但溢價率基本沒變化。
而且家長們都是以高考成績作為評判標準的,這代表了學區的整體水平。只要高考成績不明顯下降,那某個區的整體溢價率就不受太大影響。
2、至于是陽光招生還是掐尖兒點招,對房價其實影響不大。這參考海淀吧,連續兩年陽光招生,房價變化很大嗎?畢竟就算是小升初陽光了,高中和大學也不能派位吧?
就算是高中增加校額到校,那其實也不太影響最終的高考。畢竟所有好點兒的中學都是分班分層的,或者說是“走班制”,甚至還有掛靠學籍的呢。這都不是什么秘密,在各學校都是常規操作,既不好查,也很難杜絕。那只要有這些操作存在,那僅僅對小升初做些改革其實影響不是很大。
3、當然,傳說教委也要嚴查掛靠學籍了,但這就看效果吧。在我看來,很多事兒都是潛規則,大家都墨守成規+只做不說=存在即合理。
4、另外在我看來,影響學區房價格的還是入學人數的大趨勢,其他的都屬于細枝末節的微調而已。之所以2013年至今學區溢價高昂且堅挺,根基就是人口高峰期的孩子太多。這期間教育部門出臺了很多打壓學區房的政策了,哪個都比這陽光招生的力度大,但效果很明顯嗎?
5、總之我不認為這政策對房價有太大的影響,只對某些家庭的教育模式或學區選擇有影響而已。但肉爛爛在鍋里,東邊不亮西邊亮,無非是跟圍城似的來回換位而已,總盤子還是那樣兒。除非是來搶飯吃的減少,那才會減少競爭,導致蛋糕縮水呢。
僅供參考。
三
Q:
請問,因為小朋友明年要上小學,現在關注馬連洼,700-800的預算,兩居,裕隆新村和七彩華園推薦哪個?
A:
1、房產的價值由地段兒決定,同一地段兒內,小區性質的常規排序是商品房、公房福利房、保障房政策房,然后是安置房回遷房。
這倆小區不好相比,一個是帶有福利性質的商品房一個是回遷房,一個戶型偏大一個戶型適中,一個人文社區一個鄉村社區,不太好比。相當于說想買車,是買輛老奧迪,還是買輛老捷達?這就看自己的感受吧,注重改善的買七彩華園,注重性價比的買裕隆新村。
2、裕隆新村估計700來萬能買到80多平兩居,租金在8000左右,租售比900。七彩華園最小的兩居室戶型90多平吧?得800多萬起,但租金多不了多少,所以租售比得1000左右。也就是說,裕隆新村從居住角度的性價比更高。
3、總之看自己的主要需求吧,否則不好籠統的比較,兩個小區的特點不一樣。常規建議是先看七彩華園,畢竟是為了孩子上學,那孟母三遷選的未必是房子,而是社區的氛圍。七彩華園早期的很多業主都是中科院航天五院的和一些教授,占了至少一半以上,所以人文氛圍更強一些。
僅供參考。
四
Q:
請問,之前自持一套方莊芳古園老破小已賣掉,最近準備置換成城區次新兩居。因為我們倆上班地點分別在東西城,所以本著能讓其中一個人上班近的原則,看了朝陽四惠、朝青和豐臺麗澤、六里橋附近的房子。目前看感覺朝青可能從租售比、環境上來看性價比比較高,就是去西城實在太不方便。
其他如四惠的城市界面一般 ,醫療配套也不好;豐臺麗澤、六里橋租售比奇差,感覺溢價還是高得讓人難以下手。上述這幾個選擇里,您看哪個板塊會比較好一些?估計五年后可能還有進一步置換的需求。
A:
1、這我好像沒什么可說的吧,幾個板塊就是這現狀,只能是看自己的感受選擇了。
2、我如果建議也是首選朝青啊,然后四惠。而麗澤和六里橋次新小區的溢價就是高,一般都得好幾年才能抹平呢,現階段居住的性價比不太劃算。
3、這我還真沒什么建議,還是看預算吧,如果預算比較高就看看雙井到大望路的,幾個次新小區都不錯,就是貴點兒了。
另外也可以看看石景山的,魯谷的遠洋沁山水,挨著公園,小區環境也挺好,價格走勢至少不落后。現在兩居室應該700多萬左右,租金1萬上下,租售比在正常值范圍內。另外掛牌率一直是低于北京平均值的,所以流動性也應該挺好,出手置換的時候不難賣。
4、其他要不就再看豐臺草橋馬家堡到公益西橋一帶的,很多在西城金融街工作的都在這兒看房。次新的小區也不少,價格走勢和性價比都正常。這里價格相對更合適,7/8萬就能買到很不錯的了。
僅供參考。
五
Q:
請問,我在北京至少看了十多個小區了,在我看來,北京郊區回遷房的質量其實超過很多市區商品房。原因很簡單,回遷房都是村里自己蓋的,那當然要質量好了,否則村民們都不答應。而商品房都是開發商蓋的,他們自己不住,質量能好嗎?
當然回遷房的居民素質確實有的地方不是特別的高,堆破爛占地方破壞小區環境的確實有,但這也都是小部分人,我現在就在回遷房小區上班,業主們都互相認識,小區很和諧,比商品房誰都不認識誰的強多了。所以我認為回遷房的性價比才是最高的,比商品房劃算。
A:
1、您說的我部分認可吧。尤其是質量這方面,只能說少部分回遷房小區的質量確實很好,能超過同時期的部分商品房。主要是早期的回遷房,基本都是以“新農村建設”的形式開發的,不好好蓋的話確實挨罵。
另外質量好的基本都是當年村里有建筑隊的,去外邊承攬工程賺到錢了,那就更應該給父老鄉親的蓋結實房子了。再加上當年的成本低,90年代500塊錢一平米就足夠了,所以那個年代的部分回遷房確實質量好。
但這只是一部分,后來就說不好了,看領導們的良心吧。尤其是哪些外包工程的回遷小區,指不定有什么內幕呢,這就不多說了。
2、回遷房性價比高,這我是完全認可的。或者說在任何一個板塊內,回遷房的性價比都必定高于商品房。
但這就是優劣勢共存吧,之所以性價比高,就說明房價不太高,也就是漲的慢點兒,所以顯的租金高,也就是居住的性價比高了。這沒有什么好不好的,只看自己更重視哪方面。
3、回遷房的社區和諧我也認可,幾代人都一個村子的自然互相熟悉,搭棚辦事兒也有的是。但這也是看自己的喜好吧,有人喜歡熱鬧有人喜歡清凈,有人喜歡煙火氣也有人喜歡仙氣飄飄。房子是用來住的,自己喜歡就是最好的。
僅供參考。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共號,有房產相關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