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訪問日本之際,北約秘書長呂特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北約和日本計劃通過加強信息共享和防務工業合作,將雙方的伙伴關系提升到新的水平。
據共同社6日報道,呂特計劃本月8日至10日訪問日本,此行將是他自去年10月擔任北約秘書長以來首次訪問“印太”地區。4日,呂特在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要將北約與伙伴的合作“實質化”。他提到擴大與日本的聯系,以及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和韓國的聯系,以便在工業生產、創新以及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數據交換等領域展開合作。
在回答日本NHK電視臺記者“北約是否同意中國是一個威脅,不再是一個挑戰”的提問時,呂特表示:“您(記者)可能越來越把中國視為威脅,但我認為在北約的官方語言中,它不是這樣表述的。”隨后,他話鋒一轉,稱不能對中國“太天真”,“當你看到中國國防工業基地的建設,當你看到他們現在擁有比美國更多的海軍艦艇……很明顯,我們不能對中國抱有天真的想法。”呂特說,“這就是我們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如此密切合作的原因。”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約曾嘗試與日韓澳新等亞太國家加強防務合作,并計劃在日本設立聯絡處,但因成員國之間存在分歧未能實現,“呂特的最新表態說明北約并未放棄在印太地區擴大影響力的意圖。”
訪問日本期間,呂特將與日本首相石破茂、防衛大臣中谷元、外務大臣巖屋毅和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等人舉行會面。《日本時報》稱,呂特表示,相關會晤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更好地了解“印太”地區的局勢,特別是日本面臨的安全挑戰。預計呂特還將訪問橫須賀海軍基地和神奈川縣的三菱電機鐮倉工廠。報道稱,這兩個地方凸顯了北約對促進雙方工業合作的重視,并將加深呂特對日本自衛隊能力的了解。
對于北約秘書長訪問日本談國防合作,日媒解讀稱,北約對中國軍事能力、在地區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以及北京與莫斯科的密切關系的日益擔憂是驅動北約和日韓澳新加強合作的原因之一。
崔洪建認為,北約近年來對中國的軍事力量提升表現出一定的關注,但多數歐洲國家并不將中國視為直接的安全威脅。然而,呂特在與亞太地區國家接觸時,顯然試圖迎合這些國家的所謂“擔憂”,其邏輯在于通過制造緊張氣氛來維持自身的存在感和發展理由。呂特的言論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討好美國,試圖通過將自身塑造成遏制中國的工具來證明其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不可替代性,以證明北約的價值和作用。
記者注意到,一些日媒在報道呂特回答日媒提問時,略去后半部分,刻意突出“中國威脅”。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日本媒體顯然有意將中國渲染為呂特訪日最主要的議題。這一方面是為突出日本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日本一些人認為,通過渲染“北約加強與日本合作對抗中國”,能夠躲在應對“中國威脅”的幌子下面,發展自身力量,轉移國際社會對其野心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