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喊話美國人民“挺住”!我想說,美國版的勒緊褲腰帶,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美國二戰后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地位是:最大的工業國、國際貿易中的主要貨幣結算體系、全球的軍事地位、還有源源不斷的文化產品,可以說是一手推動了戰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當然很長時間也吃到了經濟全球化的紅利,物質極大的豐富,環境代價高的,勞動密集的,都可以轉移到其他經濟體,憑借著前面的優勢,軍事地位確保投資的安全和貨幣地位,工業科技優勢決定了初次分配的比例,文化產品也是邊際成本較低的,輸出到全球換來貨幣的回流,用高附加值的商品換取低附加值的商品,兌換比例可是非常夸張的,一件衣服能賣多少錢。
早期還都得從美國買東西呢,且二戰后全球四分之三的黃金儲備都流向了美國,再作為美元背書推廣經濟全球化,只是后來從海外進口的商品太多,黃金儲備根本就不夠,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時黃金存量已經完全不足以兌換承諾的美元,直接違約就是當時的做法,當然只要經濟全球化繼續,總是需要結算貨幣,美元不僅沒有因為違約而弱化,依舊是主要的結算貨幣和他國的外匯儲備。
逐漸的,現代金融體系的信用濫發,結合政府的無底線負債,最初的貨幣循環模式走不通了,以前哪怕存在貨物貿易逆差,但可以在服務順差和初次分配(國際資本收益)后很大程度的緩解這個問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大范圍使用,國內的消費自然更加物資極大豐富,消費能力遠超生產能力,缺口來源于其他經濟體,但又因為文化優勢(比如好萊塢的電影競爭力),制造業的技術壟斷優勢都在減弱(強勢的工業品),導致能撫平貿易逆差的東西越來越少,赤字也越來越大,現在都非常依賴能源出口了。
那么關稅可以改變這個趨勢嗎?可能有點晚了,如果2008年能守住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底線,承擔大概5~10年的市場出清,尤其是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瘤刮出,那么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讓大量的家庭崩潰,最終還是要靠惡化的財政體系來填坑,2000年的凱恩斯主義帶來的明斯基時刻,解決辦法不是“挺住”出清風險,而是以更極致的刺激政策來續命,猶如給病驢肚子里面塞入鯰魚一樣,當時活蹦亂跳,之后只會更弱,過去十幾年,美國的繼續維持去工業化,高度的金融投機,貨幣幻覺和消費過度對外依賴同時存在,并且在疫情沖擊下達到了刺激的頂峰,且2020年這個大坑本身就是特郎普上個任期最后一年挖的。哪會怎么不提倡“挺住”。
現在呢?政府負債潛力小了吧?金融泡沫更大了吧?貨幣政策進退維谷了吧(加息加劇衰退風險,降息加劇滯脹風險)?甚至連文化產品都很少有現象級的,商品對外依賴更高了吧?僅疫情至今的貿易逆差都4.6萬億了吧,而2010年到2019年的貿易逆差總和雖然也在刺激政策下比較高,十年也就5.8萬億的樣子,對外依賴強度可見一斑,最近估計又要開始搶囤衛生紙了。美國上世紀80年代的雙底衰退之后,幾乎就沒有過不強而有力的刺激市場,阻礙市場出清,但結果卻是去工業化越來越顯著,金融賺錢越來越容易,都去賺容易的錢了,其實基本上選擇的都是走容易得路,最后能選的好走的路就越來越少了。
在這種基礎上,內因是主因,但往往不會承認是自己過去幾十年選擇的錯誤,甩鍋到經濟全球化吃虧了,病殃殃的還要到處找人打架,內部積累風險大概率只會雪上加霜,比如通脹和僅剩不多的優勢產業,由儉入奢易啊,用極致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維持了長期的虛假繁榮,抬的越高,落差越大,接受度就越低,只有刀砍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大概才知道疼吧,且不說未來有什么影響,能堅持多久可能都要打個問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