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河北河間詩經村的一處墓地前,一位頭戴斐樂帽、身穿黑色商務休閑服的花甲老人,正神情肅穆地凝視著墓碑。盡管鏡頭未捕捉到正面,但身形與氣質讓圍觀者迅速認出——這正是67歲的相聲表演藝術家馮鞏。
與往年不同,馮鞏此行未主動公開畫面,全程低調。同行者中,穿深青色衣服的卷發女士是其姐姐,而站得更遠、滿頭白發的則是哥哥馮信。一行人座駕僅為商務車嵐圖夢想家及平價雪佛蘭、日產,毫無“副部級”待遇的張揚。
馮鞏的藝術成就,幾乎與春晚舞臺綁定。自1986年憑相聲《虎年談虎》首登春晚,他連續33年以一句“我想死你們了”成為觀眾心中“年味”的代名詞。鮮為人知的是,他的藝術之路始于13歲拜師馬季,歷經艱辛。
馬季曾評價馮鞏:“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苦功積累的必然。”
不同于其他相聲演員的“門派之爭”,馮鞏始終遠離紛擾。他坦言:“相聲的榮譽不是獎杯,而是觀眾的笑聲。”這種淡泊,或許源于他對藝術的純粹追求。2018年,馮鞏獲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聲)代表性傳承人”,成為業界公認的德藝雙馨典范。
馮鞏的家族背景堪稱傳奇。其曾祖父馮國璋是北洋軍閥時期的重要人物,曾任代理總統。然而,馮鞏從未借此炒作,反而以“普通市民”自居。
網友曾曝光其北京居所:一座老舊別墅內,紅木家具、菜園子取代了奢華裝修,衣架上掛著的灰色西裝已顯褪色。馮鞏甚至在短視頻平臺分享種菜、做飯日常,被調侃“活成退休大爺”。
馮氏家族的強大基因屢成話題。2021年清明,馮鞏與兩位姐姐同行掃墓的視頻引發熱議。三姐弟同框時,相似的橢圓臉型、瞇瞇眼與步態,被網友戲稱“共用一張臉”。
大姐馮幸耘早年赴西北工作,二姐馮傳書從事普通職業,哥哥馮信雖年邁仍與弟弟把酒言歡。馮家四兄妹的深厚親情,在浮躁的娛樂圈顯得尤為珍貴。
馮鞏的低調作風并非全無爭議。有網友質疑其“坐車路過鄉親不打招呼”,認為不夠親民;更多人則力挺:“祭祖是私事,何必表演?”
對此,馮鞏從未公開回應,卻用行動證明——每年清明雷打不動回鄉,從未缺席;短視頻中與徒弟、鄰居的互動,盡顯毫無架子的本色。
馮鞏的故事,是藝術家的堅守,更是傳統孝道與家族精神的延續。從舞臺到生活,從名門之后到平民藝術家,他用低調書寫了另一種“衣錦還鄉”的定義。正如網友所言:“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