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政務要聞
我國科學家找到造血干細胞移植“黃金時刻”
中國科學院13個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技設施面向全球開放
最古老層孔海綿化石“現身”
我國科學家提出單原子催化劑設計全新理論模型
研究顯示舊石器時代中期尼安德特人或遷徙至中國西南地區
遇強更強!科研人員為金屬植入“梯度防撞墻”
政務要聞
科研進展
我國科學家找到
造血干細胞移植“黃金時刻”
中國科大首次證實通過調整造血干細胞移植時間,能大幅降低患者產生aGVHD的風險,使該病發生率減少40%—65%,顯著提升患者長期生存率。
中國科學院13個懷柔綜合性
國家科學中心科技設施面向全球開放
日前,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技設施開放運行報告發布。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布局建設37個科技設施,其中16個已向全球開放,包括由中國科學院牽頭建設的13個。
最古老層孔海綿化石“現身”
南京古生物所在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發現一種約4.8億年前的奇特海綿化石——嫘祖冠毛層孔海綿。這一發現將造礁層孔海綿的演化歷史向前推進了約2000萬年。
我國科學家提出
單原子催化劑設計全新理論模型
中國科大聯合大連化物所首次實現了前線分子軌道理論在多相催化中的實驗佐證與突破性應用,并研發出了兼具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的單原子加氫催化劑。
研究顯示舊石器時代中期
尼安德特人或遷徙至中國西南地區
青藏高原所等首次在東亞地區發現特征明確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基納技術體系,顯示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擴散到中國西南地區。
遇強更強!
科研人員為金屬植入“梯度防撞墻”
金屬所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結構設計思路,成功讓材料在保持高強度、高塑性的同時,大幅提升抗棘輪損傷能力。
責任編輯:曹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