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回說南:南懷瑾打坐如何維持清凈?宗鏡錄略講一書觀點分析
南懷瑾老師曾經在《宗鏡錄略講》講一書當中提到,人們一開始打坐,只要一上座,眼睛一閉上,當下的思想是非常清凈的。但是想保持當下這個狀態,是比較困難。
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往往想要保持某個狀態的時候,就會擾亂它。但是,我們如果不想保持這個當下清凈的狀態的話,那么,思想雜念就會立刻侵占我們的大腦,同樣的,這個狀態依然維持不下去。
那我們究竟要怎么辦呢?
在這里,淵回給出了幾個解決的方法觀點以供大家參考。
第一:
功夫要下在平時,要在平時多去打坐,多去修止修定。
第二:
在我們平時修止修定的過程當中,要選擇一個所緣的東西。
什么叫做所緣的東西呢?這個是我們傳統文化當中的一個說法。
淵回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就比如晚上我們失眠睡不著覺的話,一般會采取數羊的狀態,一只羊,兩只羊……這個被我們所記述的羊就是一個所緣的東西。
同樣的,在我們傳統文化當中,這個鎖源的東西可以是幾個文字,比如說某些圣人偉人的名號。也可以是一些圖像,某些圣人偉人的圖像,或者是太陽月亮之類的圖像。
當然,最為普遍的我們也可以把呼吸當成這個所緣的東西。這里,淵回也建議大家把呼吸當成所源的東西,因為我們很多過往的修行實踐的前輩都是這樣做的,并且有關呼吸的這個相關方法論非常的多,供我們參考的實踐經驗非常的多,也便于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在當代修行。所以淵回下面也盡量用呼吸,來給大家解釋這個東西。
打坐不能清靜,注意力不能集中。剛坐下的那一瞬間,清靜的狀態不能維持,我們怎么辦呢?我們就要把功夫下在平時,多去打坐,多去修止修訂,如何去修止修訂呢?我們先要選擇一個所緣的東西,比如說我們打坐的時候專注呼吸。
用呼吸的這種狀態,把我們的思想觀念給拴住,讓它不至于隨意亂走亂跑。比如,我們從打坐開始就開始觀察自己的呼吸,當我們的念頭不在呼吸上的時候,我們就把念頭拉回來,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面。
這樣下去,久而久之,練習純熟,我們的止觀定靜的能力,就會逐漸的加深。加深到一定程度的話,那么我們打坐過程當中有一些雜亂的思想將不能干擾我們。
當然,淵回這個內容只是為了介紹這個方法論,有關觀察呼吸的詳細方法,可以參考淵回其他的內容了解。大家也可以搜索淵回修行,淵回禪修等相關內容去詳細了解觀察呼吸的修法。最后,大家覺得有幫助的話,歡迎關注淵回能夠第一時間獲取更新。
大家共勉!李淵回合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