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玉蘭香
拈枝生春意
花市爭斗艷
輕騎踏春風
花窗簪玉蕊
巧手剪春華
桃林映笑顏
春到并州,汾水兩岸的桃杏率先掀開季節的扉頁。街巷里的玉蘭擎起千百盞琉璃燈,晉陽湖畔的桃花鋪就十里云霞……太原的春天正以花為筆,在山水城池間書寫著“顏值經濟”的錦繡文章。
古人講究知時而食,素有“以花入饌”的傳統。如今,這一習俗也漸漸滲透進現代餐飲文化中。漫步公園、景區,紅紅綠綠間,總會出現一間食店。店主用熱愛和巧思,將春色揉進食材,讓游客在舌尖上留住了春天。眾多的“花樣”小食,在呈現出一道道春鮮美味的同時,也促生出時令消費的新熱潮。
校園的花樹下,流動著穿越千年的衣香鬢影。身著齊胸襦裙的姑娘手執團扇輕倚朱欄。不少本土漢服體驗館推出了關于“花朝十二時辰”旅拍套餐,妝造師巧手盤起的花髻間,總別著當季新鮮采摘的花枝。衣袂飄飄的姑娘們在春景間蓮步輕移,也成了別人鏡頭中美妙的風景。
在無數個帳篷營地,露營裝備與山桃野杏構成奇妙的和弦。斑斕的野餐墊上,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拆著“春日盲盒”,紅橙黃綠的零食如花似錦。他們笑著、鬧著,在研學機構的老師帶領下,拿起小錘、布片,四處尋找著最美的花葉,叮叮當當感受植物拓印的歡愉。
汾河兩岸的自行車道如今成了流動的花廊。紅白相間的騎行道蜿蜒于碧水芳汀之間,垂絲海棠在頭頂織就粉色穹頂,連翹花墻將車道染成金色飄帶。踩著單車追花影,轉角就可能遇見驚喜。騎行愛好者們打開手機里的“騎行賞花地圖”,上面標注著最佳攝影點和特色農家樂。而在清徐縣、小店區的田野間,果農們正將梨花節與葡萄認養活動結合,“春季賞花、秋季摘果”的農旅模式,讓傳統種植園煥發新生機。
在各式各樣的公園、商場、文博館里,傳統技藝也正與自然花事悄然交融。剪紙工作坊的案臺上鋪滿花瓣形態的圖樣,植物拓印體驗區飄散著草木清香。文創市集上,以古建飛檐為靈感的書簽綴著干花流蘇,釉色溫潤的瓷器印著寫意花卉,吸引著往來游客駐足挑選。不遠處,曬干的花葉被制成標本,玫瑰與茉莉在調香師手中幻化成“并州春信”香氛,讓易逝的花期以另一種形式駐留人間。
當晚風卷起晉陽湖的花雨,太原的花事盛宴正悄然結出碩果。從舌尖上的時令風物到車輪下的春光漫游,從帳篷里升起的煙火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的永恒芳華,太原以花為媒,將轉瞬即逝的絢爛轉化為持久涌動的活力。那些散落在統計報表里的增長數字,何嘗不是新時代的“落紅成泥”,正滋養著文旅融合的沃土,等待下一季更絢爛的綻放……
來源:太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