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用戶請用電腦端打開小程序)
本期要點:故技重施?極限施壓,獲得談判籌碼。但這次能成功嗎?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里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4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又掀起了一場貿易戰。他再次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宣布自4月5日起,對幾乎所有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征收10%的基準關稅。在此基礎上,自4月9日起,他還要對57個國家加征10%至50%的所謂“對等關稅”。此外,他還取消了跨境包裹的800美元小額豁免權,于2025年5月2日生效。
特朗普的做法,確實符合他以極端關稅倒逼制造業回流的競選主張。此次關稅新政,讓中國產品的關稅稅率達到54%,也基本接近特朗普競選時所承諾的60%。同時,特朗普確實向全世界征收了競選時所說的10%普遍關稅。
根據特朗普的說法,關稅是為了讓美國人再次富裕,讓美國再次偉大。然而,美股卻很不給面子。由于擔心政策劇變所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納指連續兩天暴跌5%以上,各大科技企業的市值也紛紛大幅縮水。
很快,各國也宣布了對美國的反制和應對措施。中國將同樣對美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直接沖擊美國農產品、汽車等行業。歐盟則將針對價值260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加征關稅,同時,鑒于美國實物產品出口有限,歐盟還計劃對美國科技巨頭征收數字服務稅。
可以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給本就不佳的全球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
我們認為,特朗普執意推行如此不合理的“對等關稅”政策,冷靜思考其背后的真實動機非常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對特朗普政策的未來走向進行預測。
首先,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其實是他的“故技重施”——以極限施壓來憑空獲得談判籌碼,并謀求短期政治利益,但以前作為商人這么做未嘗不可,現在作為美國總統,這么做的代價就是犧牲美國的長期利益。
通過主動提升關稅,他就能憑空給貿易伙伴制造出一個“最壞情況”,也讓自己有了可以“讓步”的籌碼,也就是降低關稅或予以豁免。盡管本質上,這個籌碼源于他自己人為制造的問題。
在他的上一任期中,特朗普就曾多次通過提出激進的貿易政策,然后再在談判中添加各種條件,最終達成滿足其政治利益的協議。
2018年開始,特朗普就以“國家安全”為由,陸續對價值5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最高稅率達25%。同時,美國也對歐盟鋼鋁產品加征關稅,還威脅對日本汽車及零部件加征25%關稅。
以關稅為籌碼,美國促使中國承諾增購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迫使歐盟從美國進口了大量的液化天然氣和大豆,也讓日本打開了農產品市場,降低了牛肉關稅、取消了美國葡萄酒關稅等等。
顯然,這次加征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也只是特朗普開啟下一階段與全球談判的前菜。
然而,常言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國際政治畢竟不是簡單的商業談判,特朗普想通過這種強硬手段實現有利的貿易格局,還取決于他們是否具備多邊協調談判和風險管控的能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經濟相互依存,貿易關系錯綜復雜。特朗普現在這種“四面出擊”的做法,極易導致按下葫蘆浮起瓢,使原本運行順暢的貿易關系變成一團亂麻。而且,我嚴重懷疑,以特朗普政府的治理能力是否可以應對這樣的復雜局面。
其次,我還想強調的是,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的決策,明顯帶有商人的思維慣性,卻忽視了國家領導者的責任。
作為商人,特朗普當然可以更關注短期利益和單一問題,比如通過提高關稅解決貿易逆差。但作為國家領導者,他應當考慮更長遠的影響,包括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性、國內經濟的發展以及國際政治關系。
要知道,哪怕是特朗普天天掛在嘴邊的“制造業回流”,也不是靠短期刺激(比如高關稅或經濟補貼)就能在他的任期內解決的,而是一個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漫長過程。
而且,我曾多次撰文指出,在等待制造業回流期間,由于很多產品尚未實現本地生產,美國民眾將長期承受高關稅所帶來的高通貨膨脹。
最關鍵的是,通脹往往有一定的滯后性,也許一年多后人們才能感受到物價上漲。屆時還有多少人記得今天的經濟政策,更別說將通脹和這次的“對等關稅”新政聯系起來了。或許,這也正是特朗普可以不計后果地提高關稅的原因。
再退一萬步講,即使制造業回流了,真的就能解決就業問題、利好特朗普的選民嗎?我看也未必。
近五年來,美國制造業確實減少了500多萬個就業崗位,但絕大部分崗位的流失源于工廠自動化和生產率的提高。這也不難理解,如今汽車工廠的自動化率早已達到了90%左右,芯片工廠更是完全自動化生產,90%的崗位集中于設備維護與工藝研發,只在工廠建造環節需要大量建筑工人。
當然,縱然有很多壞處,按特朗普的性格也是不會收手的。但我想說的是,特朗普的這種策略,很可能導致美國長期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的雙輸。
短期而言,看似美國并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就讓特朗普“從無牌變有牌”,從而在貿易談判中憑空獲得諸多利益。但長期來看,這可能損害美國的信譽和領導地位,破壞了美國所構建的國際貿易體系。
特別是,各個大國或許很快都會意識到,特朗普并不是在真心解決貿易問題。那么,就有可能采取新的應對措施,比如通過貿易政策損傷搖擺州和農業州的產業,通過監管手段直擊科技巨頭的命脈,從而實現對特朗普票倉的精準打擊。恐怕到最后,特朗普只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今天主要分析了特朗普實施“對等關稅”新政的動機,但其影響必然非常復雜,文章篇幅有限難以展開。在上周的特訓營直播課上,我對“對等關稅”等一系列熱點問題都進行了詳細分析,如果你感興趣,歡迎掃碼加入,和我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 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鏈接!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用戶請在電腦端打開)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特朗普歷年貿易戰政策一覽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