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系列一直是蘋果的搖錢樹,無論該公司涉足多少類別,其移動設備業務始終蓬勃發展,為公司帶來了最大的收入份額,并幫助在技術行業建立了新的梯隊。憑借在中國、越南和現在的印度等地區建立的全面供應鏈,蘋果不僅可以保證每年數百萬臺的出貨量,還可以利用這些地區的低勞動力成本來最大化利潤。這些原因以及其他原因使有人堅信,無論特朗普最新宣布的關稅高到何種程度,這家庫比蒂諾公司都不會將 iPhone 生產轉移到美國。
將 iPhone 制造轉移到美國不僅會使蘋果的勞動力成本飆升,而且持續的勞作可能會導致產量下滑。
首先,蘋果為在美國建立生產工廠而投入的資金數額將非常驚人。與其他國家相比,在美國開展業務的成本更高,因此這家總部位于加州的巨頭選擇在海外建立工廠也就不足為奇了。
NewsWire 此前發表的一篇文章估計,在關稅影響下,iPhone 的價格將飆升至 3500 美元,這種說法遭到了彭博社記者馬克·古爾曼的批評,他后來又發了一篇帖子,稱“蘋果絕對不會將 iPhone 生產轉移到美國”。
盡管蘋果承諾在四年內向美國境內投資 5000 億美元,但也絲毫沒有提到該公司將 iPhone 生產轉移到當地。經營 Max Tech 頻道的著名 YouTuber Vadim Yuryev發現了古爾曼的回應,并發表了看法稱美國人可能無法持續完成東亞、南亞、東南亞工廠里連續數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的單調工作量,而且所得的工資也難以在美國維持生計。
假設 iPhone 確實在美國生產,產量不僅會減少,而且工廠工人的工資更高,這就將迫使蘋果提高 iPhone 的價格,因為管理費用增加了。當然,該公司可以在美國生產其他產品,但那是因為這些產品是可以批量機器生產的,因此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
據報道,為了準備 iPhone 16 的發布,富士康此前已額外招聘了 5 萬名工人,并向他們提供了 1050 美元的入職獎金,以滿足即將到來的需求。但在美國,上述金額會被視為微不足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