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春招旺季,多家就業平臺出現“養老顧問”“養老規劃師”“養老事業合伙人”等招聘信息,有的聲稱“工作內容簡單,輕松月入十萬”,引發求職者關注。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標榜“體面高薪”的崗位,實則是保險、地產行業的變相銷售渠道,部分企業涉嫌虛假招聘等違規操作。
“體面高薪”新職業?
打開一些招聘軟件,輸入“養老規劃師”字樣并進行搜索,會出現“養老顧問”“健康財富規劃師”“養老社區接待員”“養老事業合伙人”等多樣的崗位名稱。
不少崗位薪資待遇十分誘人。在崗位詳情頁面,“工作內容簡單,無需坐班,輕松月入十萬”“年薪百萬專業講師培訓,無需擔心相關知識儲備問題”等內容比比皆是。
那么,這些所謂的“養老規劃師”到底要做些什么?
記者發去簡歷后,多家公司人事專員回復稱,“養老顧問”的工作主要是負責銷售高端養老社區入住權。
一家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銷售總監關女士說,主要工作內容是向客戶介紹養老社區,吸引其購買入住;收入與個人業績掛鉤,“兩萬提成外加一萬六獎勵”“四萬提成外加四萬獎勵”,具體可來公司面談。
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市豐臺區的這家公司,關女士介紹稱,公司會提供客戶資源,前期通過電話聯絡,邀請參加線下活動。“例如,每周一、三、五到公司免費領取洗發水、砂鍋等禮品,先介紹公司產品,爭取達成現場促單。”
記者調查發現,從“獲客”到推銷,此類工作都有“技巧”與“話術”。
關女士說,一些經濟實力達不到買社區入住權的客戶,可以讓他們交3萬至5萬元買普通養老保險。
“有些老人不愿意買保險,就帶出去吃喝玩樂一趟,再說兩句名額有限,很快他們就會買了”……暗訪中,一些銷售人員這樣介紹“經驗”。
揭秘虛假招聘套路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招聘企業“先偽裝,后攤牌,再吸引”,“增員”套路層層加碼。
——“馬甲”招聘層出不窮。一些中小微招聘公司以“養老顧問”“養老規劃師”為名,代為招聘保險業務員。不少招聘頁面不標注具體職責,“為中高端客戶提供養老項目咨詢、生活規劃”等籠統介紹屢見不鮮。在應聘過程中,記者多次發現招聘公司“貨不對板”的情況,而人事專員對此往往說辭不一,給出各類解釋,如“招聘網站不允許出現原公司名字,所以用另外的公司注冊招聘”。
一些招聘網站官方回復稱,崗位只能由已認證營業執照的公司進行招聘,若存在招聘崗位信息與實際招聘公司不一致的情況,則屬于虛假招聘。
——高額“薪資”虛假宣傳。“月薪數萬”是多家企業吸引求職者的“幌子”。
“入司當月370萬轉正新人王,連續7年百萬經理人”“夫妻兩人去年收入4200萬”……在一場“事業說明會”上,“金牌主講人”王偉(化名)介紹了許多轉型成功的“高薪優秀案例”,“養老規劃是一個全新賽道,不是打工,也不承擔財務風險,在靠譜的平臺去創業”。
關女士告訴記者,所說底薪是“有責底薪”,如果一單都沒有促成,就沒有收入;新人需要完成固定單量,傭金提成拿到3000元,可以獲得底薪4000元和5000元的定級薪資。對于此前提及的“四萬提成外加四萬獎勵”,則是滿足特定要求的求職者在完成相應提成任務后的“福利”。
“用人單位有義務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薪資構成、職業風險等核心信息。”北京市金洋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鐘新良說。
——以測試為名套取個人隱私信息。在多家公司的面試中,記者被強制要求進行心理測試。
“內含60道選擇題,判斷性格、核心競爭力和思維能力。”記者發現,小程序內除個人學歷等信息外,還需填寫微信好友數量、家庭年收入、身份證號、人脈資源情況等隱私信息。一些求職者在社交平臺上的留言顯示,此類公司獲取個人信息是為直接發展客戶。
鐘新良認為,以心理測試為名套取用戶家庭年收入等敏感無關信息,超出合理范圍。這種行為存在個人信息泄露風險,如被不法分子獲取,可能會被用于詐騙、騷擾等違法活動。
不要輕信“無門檻”“高收益”誘導
受訪專家認為,當前養老產業處于蓬勃發展階段,但行業內企業良莠不齊,新職業的業務范疇定義存在模糊空間,仍需進一步完善標準。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趙忠表示,養老行業新職業的業務范圍要明晰劃定并設立門檻,不斷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制定更嚴格的法規和行業規范,謹防以養老規劃師為名侵害老齡群體利益。
“求職者要識別招聘信息的‘危險信號’,警惕過度包裝的崗位,使用‘天眼查’‘企查查’等核實企業資質與行業背景;也可在平臺搜索公司名稱加‘離職評價’,關注員工吐槽點;還可以咨詢從業者,詢問實際工作內容是否與招聘描述一致。”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副教授何曉波說。 據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