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緬甸發生7.9級地震已經過去一周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強震在該國已造成3564人遇難、5012人受傷,另有210人失蹤。
5日,緬甸曼德勒,民眾清理地震廢墟。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地球物理與氣候災害榮譽教授麥圭爾(Bill McGuire)表示,此次地震可能是70多年來緬甸的大陸區域發生的最大地震,地震震級之大、震源之淺,大大增強了其破壞性。“已經發生了一次相當大的余震,預計還會有更多。這將導致一些脆弱的建筑物倒塌,并使救援人員的工作更具挑戰性。”
緬甸的地理位置,恰好夾在印度板塊、歐亞大陸板塊、巽他板塊、緬甸板塊四個板塊的交界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多個地質斷裂帶,在緬甸所在區域形成了南北走向、長達1200公里的實皆斷裂帶。這條斷裂帶恰巧途經緬甸多個核心城市與人口稠密區,重要城市內比都、曼德勒都在其影響范圍中。
實皆斷裂帶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斷層之一。上世紀以來就已發生多次7級以上地震。數據顯示,最近一次實皆斷裂帶發生的7.5級以上大地震是在1946年,距今已有70多年,板塊活動和推移形成的能量已長期積累,正如一個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
隨著時間的推移,此次地震的死傷人數恐怕會進一步增加。美國地質調查局甚至預測,此次地震有60%的可能性會導致超過1萬人死亡。緬甸政府在震后估計,在曼德勒地區受損建筑物超過1500棟。
在地震后,中國迅速反應,多支救援隊伍急赴緬甸震區。截至4月6日,中國救援隊伍在緬甸共搜救出9名幸存者。4月6日下午,緬甸領導人敏昂萊來到曼德勒中國救援隊伍營地慰問中國救援隊、由中國軍隊參與組派的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全體成員,對中方救援隊伍震后到緬全力救援表示感謝。
敏昂萊表示,中國救援隊伍遠道而來提供支持,正是兩國胞波情誼的生動體現。中國救援隊伍具有豐富的跨國搜救經驗,緬甸期待同中方加強溝通,拓展在應急救援、防災減災方面的合作。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