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成都彭州市桂花鎮龍門山·柒村鄉村旅游度假區內,一場融合千年非遺傳承與當代鄉村振興的盛典在復建的金城窯拉開帷幕,金城窯開窯儀式暨“風味柒村”品牌發布啟幕。來自中國臺灣的柴燒大師簡銘炤從已燃燒半月的金城窯中取出乙巳年第一窯陶瓷作品,同時,“風味柒村”主理人共建計劃機會清單發布,將打造“風味柒村”文旅新品牌。
金城窯又名磁峰窯,憑借著卓越的燒瓷技藝和豐富的窯藏遺跡,被尊稱為“宋代川瓷白瓷第一窯”。同時,四川擁有豐富的陶瓷品類、獨特的泥土原料。基于此,擅長柴燒土陶的簡銘炤想要在這里重建金城窯。彭州市桂花鎮政府收到訴求后,立馬著手金城窯的重建。
半月前,窯工們在磁峰窯遺址利用太陽光折射重新點燃火種,并運用無人機運送。如今,經過兩次燒窯實驗,復建的金城窯已能穩定燒制各種類型的陶器,今后將由簡銘炤主理燒制陶器。
本次燒柴器件共300件,類型豐富多樣,有精致典雅的茶器、造型優美的花器、實用的日常器具等。“我采集本地的觀音泥、白鱔泥和紅泥三種原料,通過柴燒,利用木頭的自然落灰和黑煙熏染來燒出‘落灰成釉’的質感。”簡銘炤介紹。經過六天六夜、溫度高達1200度的炙烤,燒制完成的器件呈現出獨特的變化,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陶瓷獨特魅力,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珍寶,承載著窯火的溫度與匠人的心血。
金城窯重建帶來的經濟效益凸顯。雖是第一次開窯,但窯旁修建的薪柴燒·金城窯傳統文化技術習藝空間已聚集了不少對燒制陶器感興趣的“學生”。“我希望能通過開設樂燒體驗課程,讓更多人了解、認識薪柴燒這項傳統技藝,并傳承發揚。”簡銘炤說。據桂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借助金城窯重建,桂花鎮還引入了高定旗袍工作室及威士忌釀造酒莊,將豐富更多消費場景。
現場同時進行了“風味柒村”主理人共建計劃機會清單發布。“目前柒村片區已落地19家精品民宿,并打造有鹿野花塔繡球花谷、竹影館、沖鴨營地等20余處特色消費場景,預計未來三年每年總客流量超180萬人次。”會上,彭州市桂花鎮推介官通過介紹片區閑置資源及招募政策,向參會人員發出打造“風味柒村”文旅新品牌的誠摯邀請。
紅星新聞記者 董馨 實習記者 王梓棋 攝影記者 陶軻
編輯 成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