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似靜謐的海面之下,隱藏著一座價值高達3000億美金的水下寶庫——“南海一號”。它的發現與打撈,是一段充滿艱辛與榮耀的傳奇故事,深刻反映了我國水下考古事業從無到有的艱難發展歷程,也見證了中華民族守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堅定決心。
1986年,一則消息經《新聞聯播》如陰霾般籠罩全國,刺痛著每一個國人的心。英國人哈徹,這個貪婪的文物掠奪者,偷偷潛入中國南海海域。
那里靜靜沉睡著承載數百年歷史的古船,而船上沉睡了230年之久的23.9萬件瓷器,就此遭了殃。哈徹無視國際法與人類道義,將這些珍貴文物非法打撈上岸,旋即公然在國際市場上拍賣。
當時我國文物保護法尚未頒布,在法律層面存在著明顯的空白。加之難以獲取哈徹非法打撈的鐵證,面對這一蠻橫的強盜行徑,我們只能在憤怒中無奈地握緊拳頭,卻無法采取有效的法律行動加以制止。
為了盡力挽回部分損失,我國大使四處奔走籌措,好不容易湊齊3萬美金,滿懷期望地遠赴荷蘭拍賣會現場。
然而現實卻給了我們沉重一擊。在那個充斥著歐洲神秘富豪的拍賣場中,這3萬美金猶如滄海一粟,渺小到連一塊瓷器碎片都無法購得。
整整三天的拍賣會,我方代表只能眼睜睜看著一件件國寶被他人競拍帶走,自始至終無力舉起競價牌。
更令人義憤填膺的是,哈徹后來竟大言不慚地宣稱,當初發現“南京號”時,船上原本大約有100多萬件瓷器。但他為了抬高自己打撈文物的身價,僅撈上來24萬件,其余的60萬件,竟喪心病狂地用打撈船的大爪子全部砸碎。
他還厚顏無恥地向競拍者鼓吹,他們買到的都是獨一無二的“絕世孤品”。據相關統計,哈徹已在我國海域打撈了50多艘沉船,其種種貪婪暴行,對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嚴重損害 。
遭受文物被掠奪的沉重打擊后,國人痛定思痛。1987年,承載著守護水下文化遺產使命的中國首個水下考古研究所正式成立,為我國水下考古事業拉開了新的帷幕。
同年,兩個英國人找上廣州打撈局,稱在廣州外海可能存在一艘沉沒200多年的東印度公司沉船“萊茵堡號”,船上載有6箱白銀與300多噸錫錠。
面對這一水下探尋項目,中英雙方基于各自考量,很快簽訂了合作打撈合同。打撈船滿懷期待地駛向陽江外海,投入到緊張的作業中。
日子一天天過去,15天轉瞬即逝,資金逐漸見底,可打撈工作毫無進展,所有人都被失望的情緒籠罩。
就在眾人近乎絕望之時,聲納儀器突然顯示海底出現了凸起物。不過,這凸起物規模較小,英方覺得大概率只是普通海底雜物,打算放棄進一步探索。
但中方潛水員憑借著對水下探尋的執著與敏銳直覺,堅持要求下水查看。潛水員一頭扎進海里,卻發現水下因洋流卷起泥沙而渾濁不堪,視線嚴重受阻。艱難下潛至20多米深時,一個約兩米長、掛著漁網的凸起物映入眼簾。
他趕忙掰下一塊,迅速浮出水面匯報。隨后打撈嘗試令人驚喜,從淤泥中撈出一條1.7米長的鎏金腰帶,以及200多件南宋時期的青瓷和各類古玩。
中方代表立刻意識到,這并非“萊茵堡號”,而是我國南宋時期的古船。經鑒定,這些青瓷源自景德鎮、龍泉、德化等名窯,年代可追溯至宋元時期,價值連城。若船上文物保存完好,預估價值達3000億美金,遠超當時廣東省的GDP。
而這艘古船,正是后來舉世聞名的“南海一號”。但那時,我國水下考古力量薄弱,相關領域近乎一片空白 。
國家迅速部署,一方面嚴防坐標泄露,一方面緊急組建水下考古隊。1988年,我國第一批自主培養的水下考古隊員畢業。
1989年,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原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先生為考古隊籌集到30萬經費。
1989年,考古隊按兩年前坐標再探那片水域,潛水員周信在水下40分鐘后摸到帶瓷片的凸起物,為守護位置,他在水下堅持50分鐘等待隊友。但因風浪大,此次僅收獲少量木片和瓷片。
專家提出大膽的整體打撈方案。為實現這一方案,考古隊籌備20年。他們參與多個項目積累經驗,用17年完善方案,花4年設計出巨型鋼制打撈沉箱,同時興建專門博物館。
2007年,打撈工程正式開始。考古隊將沉箱倒扣住“南海一號”,加4000噸水泥壓實,穿入32根鋼筋,緩緩托起沉船。
2007年12月22日,歷經9個月、花費3個億,“南海一號”終于重見天日。參與打撈的潛水員累計潛水作業3016人次,時長195000分鐘。
截至2019年,“南海一號”已發掘出18萬件文物,包括金器、銀器、瓷器、銅錢等,還出土了烤全羊、咸鴨蛋,甚至南宋人的頭發絲,以及水果、堅果殘骸,其中胡椒子的發現表明800年前古人已用其調味。
“南海一號”的發現與打撈,是中國人創造的世界奇跡,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其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社會主義文化精神,將永遠激勵著中華民族在守護文化遺產、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奮勇前行,成為推動社會文化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文本來源@超自然研究所所長 的視頻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