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由進出中國,并且隨意轟炸,中國還根本攔不住。”
這是2024年3月3日,著名媒體《歐亞時報》對美國所謂第六代戰機B21的全新溢美之詞。
(相關截圖報道)
在美國空軍高層們看來,這款集結了美國所有全新科技的最先進尖端設備,能力強大到唯我獨尊,性能優異到舍我其誰,可以無視中國那堪稱強大到無以復加的防空火力,是名副其實的“對華作戰”寶具。
但這樣的一款寶具真有這樣的戰斗力嗎?考慮到美國人在諸多先進武器的性能上都曾有過夸大其詞之舉,很難讓人不懷疑,這是不是又是美國人的王婆賣瓜之舉。
(B21轟炸機)
改變人類航空史
2022年12月,B-21在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空軍第42號工廠完成了首飛儀式,震驚了世界。
美國人稱,這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新一代戰機,注定將要改變人類航空歷史的進程。
(B21起飛)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美軍在B-21身上延續了B-2(當年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元兇”,造價高昂,甚至超過了等質量的黃金)、F-22等多款先進戰機的隱身作戰經驗。
他們在B-21這款戰機身上采用了先進的飛翼氣動布局和體型設計,不僅完美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標準,而且在執行任務時保持了比前輩們更高的隱蔽性和突防能力。
(B21戰機)
航電系統和制導能力方面,B21同樣完成了對B2青出于藍的超越,能夠實現精確打擊和遠程摧毀目標。
同時,B-21的彈艙設計同樣極為合理,可以攜帶多種類型的彈藥,并適應不同的作戰需求。
特別是在2022年完成首飛的時候,美軍還在緊鑼密鼓的研究AGM-183A空射高超聲速導彈,據傳這款導彈極為精銳,能在千里之外取上將首級,未來有望成為B-21的主戰武器。
此外,按照美軍的說法,B-21還兼容有人和有人/無人協同兩種作戰模式,可以與無人機等其他作戰平臺形成協同作戰體系。
(B21戰機)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國空軍還與B-21的制造廠商諾格公司攜手合作,共同打造“數字生態系統”,為B - 21的生產提供全面的工程和制造數據支持,確保戰機具備可負擔性、可擴展性以及充足的采購能力。
美國空軍期望借此加速B-21的生產進程,盡快實現生產150-225架的目標,以增強對中國的威懾水平。
而關于這個水平,他們樂觀地相信,憑借B21新銳的作戰能力,甚至可以無視中國本土防空,深入中國境內隨意發動攻擊,摧毀關鍵目標。
美國人的王婆賣瓜?
然而,對于B-21的真實戰斗力,外界卻存在諸多質疑。
考慮到美國人曾多次吹牛不打草稿的“黑歷史”,或許B21的戰斗力遠遠沒有這么夸張。
就比如在B-21之前,美國最最最新銳的戰機F22。2005年,F22剛剛服役之時,全世界都被這款造型流暢,鋒芒畢露,外形幾近科幻的新銳戰機,震驚到了無以復加的境地。
尤其是戰機配備的F-119發動機,這款發動機能夠產生105千牛以上的推力,最大推力達155.7千牛,也就是約15.87噸,令人嘆為觀止。
與此同時,F119的推重比,更是達到了一種堪稱恐怖的境地,這個驚人的數字10:1,不僅傲立于當時發動機領域的各項豪杰,甚至還直接給未來的航空發動機設計樹立了難以逾越的標桿。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F22的真實性能逐漸浮出水面。人們這才發現,它雖然的確是一款非常先進的戰機,但遠非美國人吹噓的那般無所不能。
就比如在美國人口里神乎其神的10:1的推重比,目前通過馬斯克等人的調查,這款發動機的推重比的真實數字其實只有5.2:1,最了不起也就7.951:1,“屬于確實強,但也沒比我們強多少””的這個范疇,哪里還有當初那種科幻之感。
當然,如果只是F22,那么或許還只是孤例,但奈何不住美國人口無遮攔喜歡吹牛的習慣實在是過于突出,以至于這樣的黑歷史竟然到了罄竹難書的境地。
就比如國之重器航空母艦,2000年時,美國公布了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造價成本和服役支出,
僅僅是這個數字本身,便引得全世界集體出了一身冷汗,因為航母本身的造價就足足需要五億美元之巨不說,還有配套設施的完善,相關設備的維護,每年一艘航母就足以耗費300億美元,這甚至相當于一些國家的年度GDP總和。
但等到中國海軍仔細核對了美國人公布的數據以后才發現,航母雖然單艘造價高昂,但在集群生產以后,可以通過量產的方式平攤資金,哪里有美國人說的那么昂貴。
美國人宣傳一年花費300億的說法,不過又是因為他們的吹牛而已。
戰斗力存疑
從上述案例可見,吹牛似乎已成為美國人的一種習慣。
明白了這一點,自然會對他們極力吹噓的“對華作戰寶具”B-21產生懷疑。
從目前曝光的圖片來看,B-21外型與B-2極為相似,似乎并無太多升級。
而且B-21尺寸比B-2更小,這讓世人對它的武器搭載能力心存疑慮。
說到武器,曾被美國人寄予厚望的AGM-183A空射高超聲速導彈,因發射屢屢失敗,如今已近乎處于“查無此人”的狀態,這也加深了人們對這款武器未來前景的擔憂。
由此看來,B-21所謂的強大、無視中國防空,或許也只是他們的又一次夸大其詞。
畢竟,戰爭不是玩笑,任何武器裝備都需經過實戰檢驗才能真正證明其價值。在B-21真正投入戰場前,沒人能確定其真實戰斗力。
所以,對于這款所謂的“對華作戰寶具”,中國仍需保持警惕,不可輕信美方言辭。
參考資料: 1、觀察者網《首飛兩個月后 美宣稱B21進入“低速生產階段”》 2、觀察者網《B21尾部終于曝光:設計和B2一脈相承》 3、觀察者網《美國空軍需要多少架B21轟炸機?“145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