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熬夜的危害
那睡得晚和睡得少
究竟哪個對身體的傷害大?
熬夜后又應該如何自救呢?
01
熬夜的傷害不可逆
脂肪代謝、血糖調節異常 經常熬夜的人晚上易餓,頻繁進食會導致脂肪代謝異常,胰島素分泌異常進而使血糖異常,增加空腹血糖增高的風險,也會提高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幾率。經常熬夜還可能使血壓升高,從波動性高血壓發展為持續性高血壓。 免疫系統受損 熬夜會打擊細胞免疫系統,影響白細胞的活性和數量,使其下降,從而引發一系列免疫系統問題。 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 正常情況下,白天學習的信息需靠睡眠形成長期記憶。經常熬夜剝奪前半夜睡眠,會使記憶能力下降,信息難以儲存,大腦反應速度變慢,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最終導致學習和工作效率降低。
02
睡得晚和睡得少
哪個傷害大?
把人體比作充電池,睡得晚如同耗電到只剩一格才充電,還過度充電;
睡得少則像每次只充一點電。
這兩種方式對身體都有傷害,最好的方式是保持一段時間耗電狀態,到規定時間,電量剩20%左右開始充電,充6~8小時就拔掉。
睡得少(<6小時/天) 短期傷害: 記憶力、注意力下降,情緒焦躁,免疫力下降。 長期傷害: 腦細胞加速退化,肥胖、高血壓、心臟病風險增加。 睡得晚(凌晨后入睡) 短期傷害: 生物鐘紊亂,情緒煩躁、低落,胃腸功能紊亂。 長期傷害: 患癌風險、糖尿病風險增加,抑郁癥/焦慮癥發病率增加。
03
熬夜后的自救指南
這樣補覺比熬夜傷害還大
● 過度補覺 周末睡12小時甚至24小時,打亂人體正常生物鐘,還會影響內分泌、代謝和消化。 ● 白天長時間補覺 白天曬不到太陽,睡足后晚上更難入睡,導致晝夜節律紊亂。 ● 不規律補覺 白天上班時斷斷續續補覺,提心吊膽,大腦易處于亢奮狀態,增加焦慮和抑郁風險。
合理的補覺方式
● 選擇合適時間段 在22:00到7:00這個正常睡眠時間段補覺,可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延長睡眠時間。 ● 白天小睡適度 白天可小睡一會兒,如13:00點到15:00間睡30~45分鐘恢復精力,不建議超過1小時。 ● 有計劃補覺 工作日缺覺的話,可周末適當多睡1~2小時,按此節奏每周進行。
來源:CCTV生活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