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可能對普通人來說并不陌生,但也沒太多實感,它藏在關口的那堆繁文縟節中,看似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遙不可及。
還沒等你仔細思考,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用一場“關稅豪賭”,讓全體美國人一夜之間都感同身受了。
而且更酸爽的是,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了,從頂層決策到全民埋單,這場劇情反轉,僅用了短短48小時,在他擲地有聲宣布“對華加征25%關稅”的那一刻,特朗普面帶他標志性的淡定笑容,他說這是“震懾中國,扭轉貿易逆差”的關鍵一步,是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
但諷刺的是,大多數美國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口袋里的錢正被悄悄掏走,你沒聽錯,“偉大”的代價,直觀地體現在了你去超市結賬那一刻,在關稅正式落地不到48小時后,不少人發現,超市里的水果價格至少貴了10%,家電區的微波爐漲了近30%。
電商平臺上的生活用品也漲到了讓人心頭一驚的高度,專家直言不諱地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看似打擊對手,其實狠狠地割到了美國人自己的肉,冷靜一點算筆賬吧,大約60%的美國消費品來自進口,而其中不少產品的主要供應商就是中國,加征的關稅直接推高了商品到岸價格。
這成本層層傳導,最終就砸在了消費者頭上,特朗普或許玲瓏剔透地以為這場關稅戰是打向中國的精準炮彈,但結果卻像一顆啞彈,直接炸亂了自家后院。好吧,可能有人覺得賬單漲點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畢竟,美國人素來以經濟韌性自傲,“再難,我還能挺過去,別大驚小怪”。
可48小時后的局勢,不會讓你繼續自信,以關稅為“催化劑”,市場信心就像一頭發狂的驢,要么猛蹬,要么一頭栽倒,股市連續兩天暴跌,大中型企業股票紛紛哀嚎,投資者恐慌拋售,經濟學家直言,這不是商品加價那么簡單,而是連鎖反應的開始,制造業、外貿。
乃至就業市場都在承壓,陷入惡性循環,對普通人而言,失業、貸款違約、生活開支加劇將是最真實的后果,而且,關稅恐慌已經迅速蔓延到農產品領域,美國農民,這些為特朗普政權站過臺的“老朋友們”,痛得啞口無言,幾十億美元的玉米、大豆、牛肉高高掛在港口。
出口訂單被中國一刀砍了大半,氣急敗壞的農場主坦言,“我們根本受不起這樣的折騰,”就在這短短兩天內,他們曾寄托的“農產品賣高價、賺大錢”的中國市場,煙消云散,對于普通美國人來說,特朗普的自信猶如一場賭博,但問題是,他似乎只賭他想贏。
卻沒想過,陪他下注的其實是整整3億美國人,包括那些曾為“美國第一”歡呼并走向選票箱的人,最新的民意調查顯而易見,特朗普支持率迅速下跌,不少人都直呼“我們要生活,要安全感,不要虛無的貿易勝利!”要知道,這種變化在往日的特朗普鐵粉陣營中很罕見。
但關稅戰讓人近距離看到了痛,一位明尼蘇達州的中產女士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我曾投票支持特朗普,因為我相信他會改變國家經濟,但是現在,我只看到家庭經濟在惡化”,她的帖子被數千人點贊,人們紛紛表示,我們當初是想改變,不是想破產!
對于特朗普而言,或許這一切都只是“需要咬牙,最終能贏”的中間階段,但問題是,美國的經濟結構真的能承受這樣的顛簸嗎?學者們預測,按照當前關稅措施的推進,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速將萎縮0.5%-1%,別小看這個數字。
這意味著失業率會上升,家庭債務問題變得更加棘手,更要命的是,美國用關稅壓制中國的算盤不僅可能落空,還會讓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中國正在以牙還牙,扶持技術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合作伙伴,而美國卻可能在世界貿易體系中更加孤立。
最終,吃下惡果的會是更多依賴進口物美價廉商品的美國普通家庭,短短48小時,已經給無數美國人上了一堂殘酷的經濟課,宏大敘事背后,最真實的提款單,永遠由老百姓來埋單,特朗普的一句“讓美國再次偉大”喊得震天響,但這場關稅實驗卻揭示了撕裂的真相。
短視的政策可能會掀起的風暴,波及每一個人的生活,它不分你是否選了特朗普,也不管你是否有信心“挺過去”,它甚至不在乎你是否“理解”貿易平衡,直接的沖擊只會讓錢包扁平,生活質量下降,這場關稅戰的真正代價,或許并不是眼下這48小時的慌亂。
而是它愈演愈烈可能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到那時,3億美國人將不只是冒著“代價而戰”,而是不得不反思,到底是讓誰“偉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