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7KK朋友發來了下面這篇分析報告,貌似與業余無線電關系不大,但七公看后覺得還是非常有趣的,畢竟也是與無線電相關的........
一張圖片的分析
在網上找到了菲律賓海岸警衛隊MRRV-4410船艦的照片,放大細看之下,從外部所有無線電天線逐個分析溯源后,發現它所配備通信設備型號和規格竟然異常的高,除了常規的海事通信電臺,還配置了羅德與施瓦茨艦載集成設備,這已經不是普通公務船或者執法船的設備。
然后再查找他們所有的船舶資料,發現他們不管是老船或者改裝的MRRV4401至4410,還是新造的MRRV9701、9702等船艦,全部高規格配置羅德與施瓦茨的艦載集成安全通信和測向系統,而這部分集成系統的型號、規格,是與美日軍艦現役所配置的相同。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船舶全部都配備了羅德與施瓦茨公司的M3SR4400 系列、4100 系列軟件定義通信無線電以及 DDF205 無線電監控設備。這些設備大大超過了船舶通信需求,根據目前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敵對態勢,除了正常通信之外,按照這些設備的性能和功能,我們來分析下菲律賓在所有船艦上安裝使用這些設備主要目的是什么?
1.增強通信安全與抗干擾能力
羅德與施瓦茨提供的通信系統(如NAVICS?和R&S Postman)具備安全、防篡改的通信架構,能確保艦船與基地、其他艦艇及聯合作戰單位之間的信息傳輸不受第三方介入,尤其在復雜電磁環境下(如中方可能實施的通信干擾)保持穩定。
基于緊湊型無線語音終端可為艦員提供移動中的高質量通信,這對菲律賓在南海爭議海域的快速反應和協同行動至關重要。
2.提升態勢感知與電子偵察能力
無線電測向系統(如DDF205設備)和無線電監測軟件(如R&S ARGUS、MobileLocator)可幫助菲方定位周邊船只的無線電信號來源,尤其是中國海警或漁政船的通信頻段,從而實現對中方行動的實時監控和預判。
菲律賓在南海的挑釁行為(如強闖黃巖島、仁愛礁)中,此類設備可能用于追蹤中國海警船動向,并通過加密通信快速協調應對策略。
3.支持與域外盟友的協同行動
日本是菲律賓設備升級的主要資助方,按照資料查詢,菲方很多改造或者新造交付的船艦,都是在日本三菱公司制造廠下水,菲方艦船的通信系統與日本提供的衛星通訊裝備結合,可能用于與美、日等國的聯合巡航或情報共享。例如,日本海上保安廳與菲海警已開展聯合訓練,通信系統的兼容性可強化多邊協作。
菲方試圖通過“海道法”指定航道靠近美軍基地,此類通信設備可能被用于監控航道并配合域外勢力介入南海局勢。
4. 輿論戰與法律博弈的輔助工具
菲方頻繁炒作南海爭議(如“水炮事件”或“南海仲裁案”),高靈敏度通信設備可快速收集現場音視頻數據,用于國際輿論宣傳,試圖塑造“受害者”形象。
菲方近期通過《海洋區法》和《群島航道法》擴大侵權主張,先進的通信系統可支持其非法巡邏行動,并通過即時信息傳遞強化對爭議海域的“實際控制”敘事。
5.彌補軍事短板,提升不對稱對抗能力
菲律賓??哲妼嵙h遜于中國,因此依賴高精度通信和電子偵察設備彌補裝備劣勢。例如,菲方采購的FA-50輕型戰斗機需依賴通信系統與海警船協同,而羅德與施瓦茨設備可為其提供戰術級信息支持。
此類設備還可能用于干擾中國在南海的民用或執法通信頻段,試圖削弱中方維權行動的效率。
總結:
菲律賓在艦船上部署超規格通信與監控設備,核心目的是通過技術手段強化其在南海爭議海域的“存在感”,同時為域外勢力介入提供情報和通信節點。這既是其“以小博大”對抗中國維權行動的戰術選擇,也是配合美國“印太戰略”、試圖將南海問題國際化的長期布局。中方需警惕此類技術裝備帶來的非對稱威脅,并通過技術反制與法律斗爭維護主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