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笑虹出生于1914年,山東省即墨縣人,出生于一個手工業者家庭。早年時期,他主要在家鄉一帶讀書,中學畢業后,于笑虹進入濟南高中讀書,九一八事變爆發后,于笑虹格外憤慨,他痛恨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與同學一起前往南京請愿,卻不幸被學校開除。
1933年,于笑虹前往北平讀書,在北平期間,他一邊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一邊參加各種抗日救國活動。1934年,于笑虹考入北平山東大學讀書,次年,他轉入了北平大學法商學院經濟系繼續就讀。也是進入北平大學讀書的這一年,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爆發,于笑虹也積極投身這場愛國運動,并在1936年加入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于笑虹與一批學生離開北平,南下回到山東。此后他前往聊城等地,組建抗日游擊隊,并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于笑虹加入了我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
不久之后,聊城淪陷,魯西北的抗日形勢發生了變化,八路軍129師先遣縱隊也成功組建。1939年1月,在129師先遣縱隊的領導下,筑先抗日游擊縱隊成立,下轄七個團,其中于笑虹擔任了第一團政治部主任。
一段時間后,于笑虹被派到臨清,收編了聊城淪陷時的100多名散兵,組建了八路軍臨(清)西武裝工作團。在這之后,這支隊伍以“八路軍武裝工作團”的名義開展工作,于笑虹擔任了團長一職。此后于笑虹率部轉戰于邯鄲南北的平漢鐵路沿線以及臨清、大名間的衛河兩岸,以游擊戰的方式與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沉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抗戰勝利后,于笑虹擔任了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二縱隊辦事處主任、二野第10軍第29師政委等職務,輾轉山東、河南等地,參加了強渡黃河、挺進大別山、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作戰,立下赫赫戰功。新中國成立后,于笑虹又隨部轉戰西南,參加了解放西南的作戰,見證了西南的解放。
西南解放后,于笑虹留在川南軍區,領導了當地的剿匪等工作,鞏固了新生的政權。1952年,第10軍撤銷,于笑虹被調到海軍,擔任了海軍修造部政委、工程部政委以及第二海軍學校校長兼政委等職務,1955年授銜時,于笑虹被授予大校軍銜,成為開國大校。
1958年,于笑虹調任海軍科學技術研究部部長,主要負責規劃海軍裝備科研工作,此后他積極組建研究所,吸收大批高級知識分子以及研究人員,為海軍的裝備科研服務。1961年,47歲的于笑虹晉升為少將軍銜,此后他為實現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嘔心瀝血,奮斗了一生。
在1966年開始的那段特殊歷史時期中,于笑虹也受到沖擊,尤其是1968年,在王洪文的策劃下,于笑虹受到審查與批判,身心受到極大的迫害。不過,于笑虹始終保持著一個黨員的錚錚鐵骨,堅貞不屈地堅持斗爭。
同時,即便自己身處逆境,于笑虹依然給上級寫信,力所能及地保護被下放的科研人員以及知識分子。1973年,由于長期受到打擊,于笑虹氣憤難平,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59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