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傳統說法,清明節并不是一個純粹“鬼節”,在這天的日程表里,最起碼是有著踏青、祭祖兩項安排。不過,落到當今的現實里,清明節好像只剩祭祖一個屬性,成為在世之人和長眠地下的親人之間一個重要的聯系窗口期。不過,人的感情是復雜的,即便是和去世的親人之間,也不只有親情,還有利益的盤算。
早在清明節之前好幾天,每當夜幕降臨,北京很多很多的十字路口,三三兩兩畫圈燒紙錢的人便絡繹不絕。有些地方還有消防人員帶著滅火裝備嚴陣以待,形成了一幅清明節期間的名場面。中國人對于祭祖一向都是重視的,這里面既有發自肺腑的寄以哀思,也有大腦里盤算的祈求祖宗保佑。只不過陰陽兩隔,那頭的祖宗們是否能采取行動庇佑后世子孫,這事兒實屬見仁見智,有人奉為圭臬有人嗤之以鼻。但是,后世子孫們對于祖先們的看法,可是能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的:平日里,如果在世之人順風順水或者平安無事,老祖宗們便也可相安無事,只需按部就班享受逢年過節的祭祀;一旦后世子孫們屢有不順心之事發生,并把原因歸結到玄學上時,老祖宗們也可能就得被迫搬家了。
在我們老家,一年里,能給老祖先們搬家的日子不多,上半年是清明節前后,下半年是十月初一的寒衣節前后。這次清明節三天假,清明當天回家,從自家祖墳路旁過的時候留意到的,祖墳南邊,有幾個新起的墳頭,顯然有人趁著清明節給老祖先搬了家。結果,回到家,聽家里老人說起,才知道原來自家的老祖墳的搬遷也已經啟動了。最先有動作的一個本家,最近幾年可以說是家宅不寧了,有人突然重病,還有人突然去世。在農村,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很難不往玄學方面考慮。聽家里老人說,他家最終下定決心遷墳的原因是,祖墳北面有人家新埋的墳頭,截斷了這片祖墳的風水。所以,他家的遷墳只是一個開始,祖墳里其他人家的墳頭也會分別遷走。
但是,遷墳的問題不是一個小問題,尤其是老墳的情況會更加復雜,因為在世的后人們人多口雜,對于遷墳的訴求也變得眾口難調。畢竟有種說法,遷墳這種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誰知道遷墳會不會造成后世子孫們的人生際遇大洗牌。支持遷墳的人,自然會有其堅定支持的理由,但無疑是將遷墳視為一次自家轉運的機會。反對遷墳的人,往往是順風順水的人,這種情況下,自然默認選擇一動不如一靜。只要持反對意見的人沒有選擇妥協,遷墳這件事自然就難以落實。當然,遷墳的難題還可能有一種難題,就是選址的問題,無論是占用了誰家的耕地,都會牽扯出遷墳的常見衍生問題——土地利益的問題。
其實,遷不遷墳,燒不燒紙,甚至過不過清明節,這都是在世之人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至于長眠于地下的人們,雖然是重要的參與方,但確確實實不掌握多少話語權,更沒有決定權可言。而在世之人選擇做一件事與否,總是要權衡利弊得失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