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石屏縣異龍鎮有一處湖泊
名為異龍湖
異龍湖彝語稱為“邑羅黑”
意思是龍吐水形成的湖
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
也是石屏人民的母親湖
《徐霞客游記》曾有記載:湖有九曲三島,周一百五十里。島之最西北近城者,曰大水城,頂有海潮寺,稍東島曰小水城。舟經大水城南隅,有芰荷百畝,巨朵錦邊;湖中植蓮,此為最盛。
△ 異龍湖全景
異龍湖的美景也曾多次遭遇生態危機
由于地勢原因
這里自古多發洪澇災害
后又經多次旱災
加上人類大規模開河放水和水系改道
湖面面積縮減近三分之一
上世紀八十年代更是全湖干涸
伴隨后期周邊工農業快速發展
湖體富營養化持續加劇
水體透明度一度不足0.4米
超過了地表水體劣V類標準
△ 左側為已修復區,右側為未修復區
為了讓這顆“高原明珠”重煥生機
天航局的工程師們因地制宜
采用“生態控藻-基底賦氧-水下森林”凈化技術
通過人工引導,以生態鏈手段
科學系統地進行生態修復
生態控藻
異龍湖湖體富營養化嚴重
擬柱胞藻水華頻發
由于擬柱胞藻藻體結構為納米級
肉眼不可見
無法通過過濾、打撈等方式去除
藻型
草型
△ 從“藻型”向“草型”轉變
項目團隊結合自然界生物鏈體系
通過引進食物鏈中藻類的上一層級消費者
直接攝食擬柱胞藻以消減其數量
同時利用微生物抑制擬柱胞藻生長繁殖
從而達到有效控藻,提升水質的目的
此外,還利用潛水推流曝氣機
向水體底部注入空氣為基底增氧
減輕湖泊底部的營養負荷
水下森林
項目團隊經過反復試驗
從15種沉水植物品種中
最終選擇輪葉黑藻、蓖齒眼子菜、苦草
微齒眼子菜、穗狀狐尾藻等沉水植物
作為修復區的主要品種
利用湖底苦草與微齒眼子菜鋪開
形成一片綠色地毯用來穩固底泥
中層50-80厘米高的輪葉黑藻
構筑“水下灌木叢”
上層蓖齒眼子菜和穗狀狐尾藻挺立水面
△ 圖為AI生成微縮景觀擬態
三層水下森林不僅給湖水裝上了防護網
更相當于裝上了“生物凈化器”
該項修復手段破解了
高原湖泊“治理-反彈-再治理”的怪圈
為透明度不足0.8米的湖泊
提供可復制的生態樣本
自天航局承建的
異龍湖生態治理一期工程開工以來
異龍湖的生態有了顯著變化
水體透明度從不足0.4米提升至1.5米
化學需氧量濃度降至每升32毫克
總磷濃度穩定在每升0.026毫克
14個監測點位水質全部達Ⅴ類以上
部分核心區甚至達到Ⅳ類標準
△ 白骨頂雞
△ 海菜花
更令人振奮的是
湖區內生物多樣性顯著恢復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海菜花穩定恢復
底棲動物新增15種
白骨頂雞種群突破千只
該項目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生態治理
成功修復的高原湖泊典型案例
也是云南省乃至全國
首個在中大型湖泊中
穩定恢復二級保護植物海菜花的湖泊
如今的異龍湖
成片的海菜花如繁星鋪展
各類水生植物隨水流搖曳生姿
魚群穿梭其間
成為重新舒展生態畫卷的水下森林
(中交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