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到廣州科學城的創業公園觀賞櫻花,已成為廣受市民游客喜愛的文旅活動。清明假期,創業公園內的廣州櫻迎來盛花期。
市民賞櫻。李劍鋒/攝
創業公園負責人米子璇介紹,在櫻花盛開的季節,前來賞花的游客日均可達4000至5000人次。位于廣州市黃埔區廣州科學城的創業公園種植約618株櫻花,品種有中國紅、廣州櫻。中國紅和廣州櫻次第開放,中國紅花期在2月至3月,廣州櫻花期在3月至4月。該公園12.2萬平方米園林以雪浪湖的水景為背景,環湖種植觀葉、觀花植物,搭配親水棧道、觀景平臺、夜間燈光秀等,讓游客體驗四季不同風景。
創業公園櫻花盛開。李劍鋒/攝
與此同時,香雪公園的青梅迎來成熟季,第三屆青梅共享活動在這里開展。香雪公園負責人張其云介紹,香雪公園內有梅樹3770多株,園內梅花主要分為青梅區和花梅區,品種有青梅、宮粉、朱砂、綠萼、美人梅等。目前,廣州市黃埔區的香雪公園、創新公園、玉樹公園和市民廣場4個公園,其種植的梅樹面積達200多畝,最長的種植年限已近20年,最短的也都在10年以上。
市民在第三屆青梅共享活動上。簡鑫乾/攝
竹類專類植物展示園——牛角嶺公園,正在推進實施綠化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水文生態修復。牛角嶺公園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以本土竹林景觀為底色,搭配多色譜、多品種、多元素的植物和景觀小品,采用“竹海清風”設計,用800米S型環山游步道連接四大竹種功能分區,種植各類竹種,形成竹類專類展示園的科普主游線。
牛角嶺公園負責人付曉明說,通過構建城園融合模式,園區采取一系列的生態和自然保護舉措,豐富公園城市的游覽體驗,滿足人們對自然景觀和文化體驗的需求,同時將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理念融入城市發展中。
廣州科學城攬月橋的勒杜鵑綻放。李劍鋒/攝
近年來,廣州市黃埔區以公園城市建設為抓手,持續促進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深度融合。廣州市黃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廣州開發區建設和交通局)副局長莊臻介紹,自2022年全域公園城市建設工作全面啟動以來,該區挖掘轄區內山水林田湖各類生態資源。經過持續增園添綠、貫通慢行系統,全區累計建成四級城鄉公園190個、綠道666公里、連城森鄰道130公里,公園城市面貌基本形成,實現了市民家門口就是公園。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