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上午,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海南省委員會,中共文昌市委、文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跨海融通 合作共贏”南洋企業家經貿交流圓桌會議在文昌市舉行,來自南洋、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的企業家代表參加。活動旨在以學習借鑒優秀的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暢談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和投資機遇,為南洋企業家來瓊投資興業探路引航。
海南省貿促會會長、海南國際商會會長寧虹雯在致辭中指出,文昌是海南東部發展的核心引擎,是僑鄉文化的重鎮,與港澳地區和南洋國家血脈相連、人員相通,是海南鏈接東南亞市場的重要樞紐。歷經十屆耕耘沉淀的南洋文化節,已經成為了文昌獨特的精致名片以及海內外海南鄉親們溝通聯系的堅強紐帶和共謀發展的重要平臺。省貿促會將積極發揮連通政企、融通內外、暢通供需的職能作用,為各方搭建起廣泛交流和深入溝通的橋梁,讓南洋地區的資金、技術、理念與海南的資源、機遇充分碰撞,催生更多合作的火花,助力企業在這片熱土上揚帆遠航,共享自貿港發展紅利,贏得發展先機。
市委副書記、市長曹樹育在致辭時表示,2025年是中國—東盟自貿區成立15周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在中國—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推進的重要時期,南洋、粵港澳大灣區同海南自貿港、文昌航天城經貿合作面臨新的重要機遇。期待與會領導、專家及企業家代表能以文昌為“試驗田”,將會議期間的交流成果轉化為合作項目,文昌市委市政府承諾將以“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有諾必踐”的服務理念,為每一位投資者提供“零距離”的政務服務、“零干擾”的投資環境、高品質的生活環境,讓各位企業家朋友們在文昌放心投資、舒心創業、安心發展。
省社科院副院長、省社科聯副主席熊安靜作分享發言時緊扣“封關后海南自貿港的政策與投資機遇”這一核心主題,旁征博引,結合諸多生動鮮活的實際案例,為參會人員帶來深入淺出的講解,剖析海南自貿港封關后在各個產業領域潛藏的巨大機遇。
馬來西亞愛康國際集團深耕大健康領域30年,如今帶著8大產業版塊、百萬會員生態,選擇海南自貿港作為全球戰略新支點。該集團中國區執行副總裁何冰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海南自貿港有最懂僑商的政策溫度,最具潛力的市場廣度,更有讓夢想落地的執行速度。何冰凌表示,百年前,我們的祖輩遠渡南洋謀生;今天,我們帶著資本、技術和經驗又沿著祖輩闖南洋的航線回歸海南。“這不僅是一次商業投資,更是一次價值回歸。我相信,在海南這片熱土上,僑商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的黃金發展期。”
阿聯酋海南商會暨同鄉會會長符永美說,過去5年,我們見證了海南從“試驗區”到“開放新高地”的跨越式發展:“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跨境資金流動便利化水平全國領先,12個重點園區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符永美表示,隨著自貿港封關運作的臨近,海南將在制度型開放、要素自由流動等方面推出更多突破性政策,為全球投資者創造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
南洋企業家經貿交流圓桌會議是本屆南洋文化節新增兩大核心活動之一,會議設置了政策解讀、成功案例分享、產業推介和互動交流等環節,與會嘉賓和企業家們暢所欲言,共探海南自貿港發展機遇,聚焦“強合作、走出去、引進來”展開深度交流,充分挖掘產業創新路徑和跨境合作潛力。
圓桌會期間,海南國際商會與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南洋地區、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與海南企業和園區進行項目簽約,簽約金額8240萬元。
(中國日報社海南記者站 陳博文)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