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寄人籬下的日子你都受過什么委屈?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看,網友們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做為父母,不管有多困難,自己的孩子都不要去別人家寄養!做為一般家庭,無論關系多么的好,多么的親近,也不要讓別人的孩子在自己家寄養!
我小時候也經常去姑媽家,嬢嬢家小住一兩天,我在家從來不做家務,但在別人家掃地,拖地,洗碗,都是自己搶著干!
寄養孩子,就是孩子父母省了100塊錢,被寄養家庭損失50塊錢,孩子損失50塊錢,所以都委屈
我就是在我奶奶家住,也有寄人籬下的感覺,因為奶奶的房子給了小叔叔,我爸爸是沒有份的,什么事情都要讓著堂弟堂妹他們。把我的貼著在墻上的獎狀全部撕了,現在想起來都是氣的要死。
我同學大姑姐把孩子送她家吃住,說什么兩個大學生肯定能管好孩子,我同學找了個職業學校,他老公給安排了工作,那孩子現在都不搭理他倆,還對她孩子說“學習沒屁用”
你工作后,上司對你呼來喚去隨便使喚,做錯了還被大罵一頓,你大氣不敢吭,住親戚家少吃點好東西,受點小委屈就感覺天大的不公一樣
教育與安全感:被舅舅家寄養,雖被喜愛,依然謹小慎微。
我親舅家的兒子,從小在我家住了10多年,吃穿用學費都是我家出的,就因為我爸教他餐桌禮儀記恨我爸,我爸對我們姐弟都比較嚴格,不讓我們吃飯吧唧嘴,不讓抖腿,遞剪刀尖的那頭朝向自己等等,他和我姥姥家的人說我家人對他不好,反正各種添油加醋!現在工作了從來沒有來我家看過我爸媽,有些人就是白眼狼,喂不熟的狗!
寄養的辛酸:多次換寄養家庭,感受到被物化的痛苦。
我上初中時,就住在親戚家,各種的不方便,不敢多說話,就連擦個清涼油也被男主人從飯桌子上攆到院子里端著碗吃飯。
虐待與利用:寄養在大伯母家,遭受虐待,成為勞動力。
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有偏心,更何況親戚的孩子。
家庭不和與逃避:因父母不和被寄養,感受到深切的孤獨。
我親戚在市里,我初三時候就開始說以后上高中了去他家,給我做好吃的,等我真的去高中了,那次要回家因為我們是一個月回家一次,剛好下雨了,我都淋濕了,我媽說打電話說叫我去親戚家湊合一夜,還說已經說過了,結果我敲了很久的門都沒開,還好我同學叫我去他家了,那次寒假我把被子放他那,我爸又說你直接去,結果又是沒人,電話也打不通,我又拉著行李,又拿著化肥袋子的被子,還背著書包,拖著去坐公交,就那過年時候還說我不去他那關鍵你不給我開門,后來就再也沒去過他那
不要去別人家住,給不給錢都不要去。 不要讓別人來自己家住,給不給錢都不要。
有能力你就出去自己闖,沒有能力就不要出去。住別人家寄人籬下,自己也麻煩,別人也鬧心。
別說去親戚家住了,我家的去奶奶家住幾天,都被爺爺奶奶嫌的要命。。自己的孩子自己疼。。除了父母,沒人喜歡你孩子。
狼性十足! 寄人籬下是階梯,登上更好的生活平臺!回頭看卻生出這般微詞。沒有這份幫襯何來今天的事業?
我妞初二開始就與姨丈小姨一家住。考上大學后小姨說你回一次你媽那里就要回一次小姨家,聽著很暖心。小姨丈從來都沒要求過女兒什么,是女兒見到姨丈就會自覺學習那種。我笑妞,要不是在姨丈家住本科可能就考不上喲!
這就是人性,升米恩,斗米仇,時間長了,就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而且應該對自己更好
看完網友的這些精彩分享,手機屏幕前的你們是不是也有一肚子的話想說,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