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6日(周六),英國安全顧問發出警告,呼吁全國家庭做好緊急準備,儲備一份足夠維持72小時的“生存包”。
據《每日郵報》報道稱,該建議背后是擔心俄羅斯破壞英國的能源管道。隨著英國推行“凈零排放”目標,傳統煤炭發電廠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正逐步將能源供應轉向風能和太陽能。但這些可再生能源的最大短板是其不穩定性:沒有風,風電無法發電;沒有陽光,太陽能同樣無用。
這就導致英國對外國能源供應變得格外依賴,任何潛在的能源中斷都可能對民生和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特別是天然氣和電力的供應。
安全專家指出,這使英國的能源基礎設施成為潛在攻擊的“坐著的靶子”。
保守黨議員尼克·蒂莫西也批評該政策:“它讓我們更加依賴進口能源,也讓家庭和企業承擔了高昂的成本”。
他指出,跨國電力傳輸線路(即“互聯器”)雖然可以緩解部分能源短缺,但它們同樣暴露在敵對國家的攻擊風險下。
“這些線路是脆弱的,一旦遭到破壞,后果將不堪設想。”
英國目前將近40%的天然氣供應依賴從挪威進口,其中絕大部分通過一條長達700英里的“蘭吉勒德管道”(Langeled pipeline)輸送到英國。這條關鍵管道被認為是整個系統的“主動脈”,一旦遭到破壞,英國的能源供應將陷入癱瘓。
近幾個月來,俄羅斯Yantar船只在北海活動頻繁,其行蹤顯示正在繪制英國關鍵水下基礎設施的地圖。這艘船能夠部署深海潛艇,以及操作遠程和自動化水下設備,英國專家警告這些設備可能用于在管道或電纜上安放爆炸物。
“俄羅斯在北海的行動頻繁,我們知道他們有能力癱瘓我們的能源網絡。”一位消息人士說道。
一、英國上一次“擦邊”斷電的冬天
去年冬天,英國寒冷的天氣疊加多處發電站和跨境電力傳輸線路的故障,險些導致陷入大面積停電危機。
為了避免災難性的后果,英國能源系統運營商緊急斥資約1700萬英鎊,維持兩座天然氣發電站的運行,并提前結束一條從丹麥輸往英國的高壓電纜“維京連接”(Viking Link)的維護工作,才勉強填補電力缺口。
據分析,若當時不得不實施斷電計劃,伯明翰等主要城市可能會成為“優先目標”。而出現這種情況,就是英國能源系統長期結構性問題的體現,這也是安全專家最擔心的地方。
除了天然氣管道外,英國的海上風力發電場也成為潛在攻擊目標。有報道稱,俄羅斯可能在部分海上風力發電設施上安裝了監聽設備,用于監控英國核潛艇的動向。
去年,英國國防部長下令皇家海軍“機敏級”核潛艇在愛爾蘭海緊密跟蹤Yantar,以阻止其可能的破壞行為。
二、家庭準備
面對嚴峻的形勢,歐洲大陸的部分國家早已未雨綢繆。歐盟多次提醒公民準備“72小時生存包”,其中包括飲用水、非易腐食品、藥品、電池收音機、手電筒、身份證件和瑞士軍刀等基本物資。
英國尚未采取類似措施,也沒有公開鼓勵家庭采取防范準備。
一些英國安全專家認為,鑒于英國能源系統的脆弱性和俄羅斯的威脅升級,家庭應該主動備齊這些應急物資,以應對可能的能源中斷或更廣泛的緊急情況。
“我們需要變得更自給自足,家庭也應該為所有可能的情況做好準備。”一位安全消息人士表示。
面對上述批評,英國堅稱清潔能源將提升國家安全并降低能源賬單,政府發言人表示:“擺脫任何對敵對國家的依賴是我們的目標,計劃通過投資碳捕獲與儲存技術以及建設更多風電場來‘重振工業重鎮’。”
“英國已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并與北約盟友合作以應對俄羅斯的威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