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這回有點不厚道啊!
這變臉速度,誰看了都得喊一聲絕。
怎么回事?
2025年4月2日,越南工貿部突然發布第914號決定,宣布對原產于中國和韓國的合金鋼鍍層板卷征收最高37.13%和15.67%的臨時反傾銷稅。然而就在48小時后,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與特朗普通話,主動提出對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并承諾每年采購千億美元美國農產品和液化天然氣。
這種“前腳揮拳,后腳鞠躬”的戲劇性轉折,讓國際社會瞠目結舌,這不就是在對美國搖尾乞憐表忠心嗎?
越南宣布對原產于中國和韓國的合金鋼鍍層板卷征收最高37.13%和15.67%的臨時反傾銷稅
其實越南的該政策旨在通過表現對華強硬,展現自己的統戰價值以換取美國暫停加稅,并爭取“市場經濟地位”認證,但很可惜,老美的眼里根本就沒有越南,目前特朗普政府僅表示“積極考慮”,尚未正式達成協議。
有點尷尬。
越南方面主動提出對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
越南是沒腦子嗎,寧可得罪強大的鄰居也要去換一個不確定的誓言?其實也不是
首先,中國的鋼材對越南很重要,甚至不可或缺(如冷軋鋼卷占進口量70%);
但不幸的是,越南對美出口依賴度更高(電子產品、紡織品占對美出口80%)。越南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達1235億美元,占GDP的30%。美國原計劃4月9日實施的46%“對等關稅”,直接威脅到越南65%的出口產業(電子、紡織等)。這種壓力讓越南不得不以零關稅換取緩沖期,如同“用市場換生存”。
所以,越南加稅中國鋼材是為保護本土企業,而降稅美國是為保住核心出口市場,本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看來老中對越南還是太心善了。
越南不得不以零關稅換取緩沖期
但越南對中國應該還有其他小心思
——去中國化。
比如,三星越南工廠70%零部件來自中國,卻能以“越南制造”身份享受美國關稅優惠。所以越南發現只要通過吸引中企轉移核心產能(如某新能源汽車企業將電池研發部門遷至越南),越南就能很快實現“產業鏈去中國化”。
尹錫悅曾訪越南,欲加速“去中國化”
此外,越南承諾對美國開放汽車(關稅從30%歸零)、木材(從20%歸零)等市場,換取美國暫停加稅。更深層的算盤是吸引半導體設備(93%依賴進口)和精密儀器(80%來自中國)的生產技術轉移。
但這種算盤的風險很大,老中只需略微出手就能斷送其進程。中國正建立紅色管控區,禁止半導體、AI等技術外流,這越南還怎么搞?比如商務部2025年修訂的《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首次將半導體材料制備技術(如高純度鎵提煉)和鋰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納入限制出口清單。
所以,“去中國化”的夢他們做了很多年,但除非越南這塊地直接飛出亞洲,否則無論怎么折騰都實現不了。
商務部2025年修訂《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總結:越南的“變臉”政策,本質是在中美夾縫中求存的權宜之計,兩權相害取其輕。
越南無非是想通過降稅示好美國以規避制裁,同時以反傾銷措施保護本土產業并平衡中國影響力。在南海局勢緊張背景下,越南通過采購美國液化天然氣、允許星鏈獨資運營等舉措,向美國遞交“投名狀”。這種“安全換市場”的策略,與2016年菲律賓的“杜特爾特轉向”如出一轍。
這種策略雖能短期避險,但長期可能加劇經濟依附性和地緣風險,甚至會重蹈韓國被美資控制的覆轍。
歷史告訴我們,依附型經濟的繁榮如同沙上城堡——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永遠建立在自主創新與市場多元化的基石之上。正如胡志明市街頭商販的調侃:“我們學中國開放,卻忘了學中國造芯片、忘了對國企改革、忘了對軍隊改革、忘了全產業鏈縱深布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